您的位置  网络创业  微商

中关村:打造世界知名创新名片

中关村——新中国成立前一个不起眼的京西小村庄,现在已是家喻户晓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科技的代名词,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和世界知名的“创新名片”。中关村的成长及发展历程,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推进科教兴国、创新发展的历史轨迹。目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业总收入超过4万亿元,占示范区总收入比重的七成以上,形成了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

冲击旧观念

形成“电子一条街”

一提起中关村,很多人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电子一条街”。那时候,无数“70后”“80后”都对“电子一条街”满怀深情。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身怀绝技的民间攒机高手,有嗅觉敏锐的未来企业家,也有连蒙带骗满嘴跑火车的黑心导购。今年38岁的穆先生回忆,上世纪90年代末,几乎每个周末他都会约上朋友,从家骑自行车45分钟到中关村,逛上大半天,淘几张盘,饿了就在附近吃碗卤煮。为了打游戏时不卡、不死机,他开始去电子卖场淘硬件,自己攒机。

据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介绍,1980年10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等人,开办第一个民营科技实体——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发展技术服务部。这种从商行为在当时备受争议,但在1983年1月得到中央领导同志鼓励和支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行为被充分肯定。由科技人员和高校院所创办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如四通、信通、京海、科海、联想等。到1987年底,中关村地区有各类科技企业148家,被称为“电子一条街”。

“电子一条街的发展冲击了旧观念,冲击了科技和经济相脱节的旧体制,探索了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路子,探索了我国高技术产业起步和发展的新路子,为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1988年3月12日,《人民日报》一版刊发《“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肯定了中关村的做法。

同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我国首家国家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这一天开始,中关村正式纳入政府发展规划。以此为标志,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翻开新篇章。

打造新名片

建设创新示范区

从“电子一条街”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再到如今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和世界知名的“创新名片”。

如今,走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人工智能芯片、集成电路设计、5G移动通信、石墨烯材料制备、液态金属增材制造、创新药物等各大知名企业带着“黑科技”扎堆亮相。展厅内,一块拼接而成的巨大显示屏格外醒目。参观者站在屏幕前,屏幕上就会显示出自己的影像,并对脸部的数百个特征进行捕捉,甚至还能对性别、年龄、发型、穿着特征等信息进行智能分析,瞬间显示出来……原来,这就是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脸识别及安防监控天眼系统,目前已在海淀区政府办公区率先使用。

“刷脸进门虽不是新鲜事物,但从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精准识别人脸才是突破的关键。”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谢忆楠介绍,旷视科技不断提升其核心人脸识别技术,在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2019)的三项挑战赛中,击败Facebook、通用动力等科技巨头,获得6项世界冠军。

“创业者,就是要做别人想但不敢去做的事情。”2011年,清华毕业的“80后”印奇带领几位同学,在中关村创立了旷视科技,选择了门槛极高的人脸识别。“这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没有这个,人工智能就没有眼睛。”印奇介绍,仅仅三年,“刷脸”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公共安全模式也由于这项技术被重塑,“如果一个逃犯走进有监控摄像头覆盖的区域,只要他露脸,一看一个准。”凭借着核心技术,旷视科技在各项国际人工智能顶级竞赛中多次取得佳绩,揽获25项世界技术评测第一。短短的几年时间,旷视科技就成为“独角兽”,带动了中关村人工智能企业的快速崛起,计算机视觉、智能芯片等领域涌现了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企业。

发展人工智能

相关企业占全国近三成

目前,中关村示范区已经形成从高端芯片、基础软件到核心算法和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完整产业链,聚集了一批全国、全球领军企业,部分关键技术环节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国内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集群,初步形成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生态体系。

据统计,截至2019年4月,中关村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1084家,占全国人工智能企业总量的26.5%;获得过风险投资的人工智能企业442家,占全国35.1%;独角兽企业11家,占全国的三分之二。

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关村始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首要位置,聚焦前沿科技,采取多项措施,提升各类主体的创新能力。自2016年起,中关村管委会面向全球开展了前沿项目的挖掘和培育工作,给予前沿硬科技企业研发资金支持,目前已入选的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134家,并着力推动市、区联动,在海淀、通州、平谷等分园筹建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为前沿企业提供最好的空间和落地服务。

此外,2018年11月16日,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于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内首个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指导意见,在项目筛选和监管等方面大胆创新,探索以非共识机制遴选项目,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实施动态加码式资金支持方式。

科技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按照规划,到2022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50年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文/本报记者  王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