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络科技  技术

美日企业要撤离中国?其实是你没弄懂全球制造业的底层逻辑和商业结构

近日,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国家国内失业率上升,民众焦虑情绪加剧,导致政府进一步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美国、日本等政客发表了诸多观点,甚至要政府出钱来帮助制造业回流到本国,或迁到其他地方。总之,就是要降低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

这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导致的诸多防护用品和医药原材料主要靠中国供给,美国等担心中国卡脖子,或当作大国博弈的筹码,另一方面疫情对美国等国内造成的失业,也使得政府需要面对更大的就业压力,为安抚国内民众,不得不再次打出制造业回归这张牌。

当然,这张牌已经打了那么久,如果这次没有新意,也就起不到什么效果,所以这次不同的是,大家看到了美国和日本的具体计划,日本是实打实的要拿出超过22亿美元来帮助日本企业迁出中国,回流本国或迁到东南亚等,而美国的提议是,帮助美国企业在美国建立工厂等等,也就是说政府出钱,帮企业支付搬迁成本。

这看上去似乎是一副意志坚决的样子,但我可以这样告诉大家,中国制造业的存在,已经改变了全球底层的制造业逻辑和商业结构,美国和日本已经没有能力打破这种结构。就拿日企来说,在华累计投资已经超过了1200亿美元,然后现在日本政府要拿出22亿美元帮助日企撤离?开玩笑呢。

这就如同亚马逊大森林,你想砍掉一棵树容易,但把全部的树都砍掉难度就非常大,更重要的是,这里已经形成了全球赖以生存的气候生态,如果全部连根拔起,整个生态就会遭遇破坏,没有人敢这么做,也没有人能这么做。

发达国家的大部分政客,非常清楚制造业从中国迁出的真正成本到底是什么,难度有多大。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我说的生态概念,也并不认为中国的制造业真的就那么强大,以至于连美国、日本这样的全球制造业顶级强国所采取的措施,都可以充耳不闻。那好,我请你看完此文之后,再跟我辩论。

1

制造业的竞争力,分为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技术,这就好比说,别人掌握了炼钢技术、火药技术、机枪技术,而你还处在农耕、游牧时代,那么别人就会对你形成技术代差优势,西方的一挺机枪,二十个士兵,就可以在中国横扫清廷万人骑兵。这就是典型的,“落后就会挨打”。

制造业竞争力的第二个维度是规模。当大家都可以生产机枪的时候,如果你一天内能生产一百挺,而对手只能生产十挺,那你就具有了规模优势。你去看,二战美国是以何种速度建造航空母舰的,你就知道日本在战略上,不可能是美国的对手。

第三个维度非常重要,那就是中国现在形成的制造业全球技术网络和产业链规模优势。如果大家不太明白,我先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中国现在的制造业,对美国和日本,都形成了生态意义上的代差和维度层面的优势,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或规模意义上的竞争优势。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技术问题,是指中国对技术的利用、定价和变现,也就是说,就算中国没有技术,中国也拥有技术优势,因为全球制造业研发者只有跟中国合作,才能获得制造业技术的规模性变现。

中国在技术网络和产业链规模方面,是如何做到如今的竞争优势的呢,我等会展开来说,但有一点大家应该明白,我这里说的中国制造业优势,实际上本身对美国、日本等国来说,是一种正向贡献,而不是威胁,所以中国制造业很难被替代,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努力,同时也有发达国家客观的需求。

2

好,那我们就展开来说。

不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很多人本身心里没底,一知半解的看问题,就会造成对未来的恐惧。而人的恐惧,本身就来自对未来的不了解,从而也就很难做出正确的职业和投资决策。

70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通过集中所有力量来发展重化工业的方式,搞出了门类相对齐全的传统工业,这给中国后来的全面工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工业化不是简单的一个炼钢厂,或生产车间,而是一系列跟农业生产完全不同的运作方式,比如中国最早提出自己造原子弹,苏联人就嘲笑说,别开玩笑了,就算把所有技术给你,你都造不出来,因为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就算把当时全中国的电都用起来,都不够,怎么造原子弹?

所以,工业的一个重要“原材料”,是电。1985年的时候,中国的发电量还不到美国的八分之一,排名全球第五,在美国、苏联、日本、德国、加拿大之后,但到了十年前,也就是2010年的时候,中国的发电量,已经占到美国的95%,排名全球第二。而到了2017年,中国的发电量已经是美国的160%,占全球总发电量的接近25%。

更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前年,也就是2018年中国第二产业(广义工业)用电量,已经达到了4.72万亿千瓦时(占总用电量的69%),是美国工业用电量的接近4.5倍。请注意,我再强调一遍,中国工业用电量是美国的4.5倍。

除了电,工业的另一个重要原料是钢铁。关于半个多世纪以前,中国“大炼钢铁”的那段历史,家里只要有60岁以上家庭成员的人,都应该听说过,因为建国初期,中国的粗钢产量每年还不到20万吨,占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0.2%都不到。而2018年全国粗钢产量超过了17亿吨,占世界的50%,是美国的将近10倍。

当然,发电量和钢铁产量是非常基础的工业“原料”,并不能说明中国制造业就有多么强大。我这里也并不仅仅基于发电量和钢铁产量,来分析中国的制造业水平,因为中国工业用电量多,也可能是因为中国工业的效率低;中国生产的钢铁多,也可能是因为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

好,那我们就看看工业制成品的情况,因为无论是工业用电,还是钢铁产量,最终都会变成工业制成品,这才是衡量制造业的最根本数据。

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大货物出口国,我们抛去轻工业产品,在中国出口的所有商品里面,超过50%的是机电产品,2018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4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占全商品出口总额的58.7%。要知道早在2009年,中国就已经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国。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国从最基础的原材料加工、供给,到工业制成品,都形成了绝对的产业链和规模优势。

我还可以告诉大家,在打造原材料供应链方面,除了“电力”和钢铁等,中国无论是生产,还是使用的其他基本金属,都是世界第一。比如铝,中国生产和用量占全球总量的比重都超过了50%;铜中国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接近40%,需求占全球的50%;锌和铅中国的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总量都超过40%。

那么问题来了,全球现在还有哪个国家,有能力承接这种规模的原材料加工、供给?请注意,原材料加工,本身就是投资极大的重化工业,这不仅牵扯到国家级别的大规模投资,还牵扯到对重工业机械的原始制造,以及对大型港口,国土纵深,以及运输等层面的考验。请问哪个国家可以承接?

3

好,就算你跟我说,美国就可以啊,人家只是想把低端的制造业转移出去,并不能说明人家没有这个能力。

那好,就算都转移到美国,那么意味着,中国对机电产品的加工,就需要从美国进口原材料,那问题又来了,从美国进口原材料,成本就会迅速增加,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还有什么竞争力吗?

所以,讨论到这里,你可能会说,那正好把机电加工也都转移到美国啊。请注意,暂不说美国是否拥有如此之规模的高素质劳动力人口,其实在中国成为机电出口龙头之前,真正的机电行业出口老大是德国,也不是美国。如果美国有动力和能力替代中国的制造业,那在此之前,根本就不会让德国成为机电行业的出口老大。

大家应该看明白了我的意思。仅仅工业原材料加工这方面(综合能力),中国基本上没有任何对手,这就意味着,如果把机电加工(制造业),这一环节单纯迁出中国,产品竞争力会指数级下降,然后会被中国新的低成本机电产品所取代。

可能大家也听说了有很多加工厂确实搬迁到了越南、菲律宾等,但这种搬迁,并不是中国制造业生态的转移,而是生产环节的溢出,这种溢出本身是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更加强大的表现,而不是竞争力下降的结果。

所以,全球真正能脱离或迁出中国的制造业,是需要诸多条件的,只有很小规模的“工业奢侈品”,具备脱离中国制造业生态运行的能力,比如意大利、英国等非常名贵的跑车,法国的很多奢侈品,德国、荷兰、美国日本的少部分尖端设备等,是可以不依赖中国的,因为这类产品对制造成本并不敏感,但问题在于,对成本不敏感,并不意味着不在乎成本,所以就算是这类小规模的制造业,也逐渐被虹吸到了中国制造业体系当中。

原因很简单,除了原材料加工、成品供给,中国还有另外一个优势,那就是对工业制成品的消费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货物进口国,跟美国只有不足15%的差距。但请不要忘了,美国的这种进口消费能力,其中一个前提是,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负债消费的成本非常低。也就是说,中国的消费,是实打实的,是自己挣了钱,然后再去进口,并不是透支,所以中国的消费稳定性更强,潜力更大。这次疫情所表现出来的,美国人储蓄率低的隐患,已经非常明显。政府要是不直接发钱,问题就大了。

所以,就算不考虑规模和产业链的问题,仅仅基于对消费市场潜力和规模的考虑,在中国就近生产,也是可以给一个企业节省出大量成本的。

当然,很多人会说,中国人大部分人还没有富起来,消费不是说刺激就能刺激出来的。我觉得看这类问题,必须要考虑大的宏观基础,否则对自身的工作、学习、投资不会有任何帮助。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中国最穷的两个省,一个是甘肃,另一个是云南,但就算是这两个省,甘肃的人均GDP是印度的2.5倍,云南的人均GDP是越南的2倍。你硬要说甘肃人的消费能力比不上印度,云南人的消费能力赶不上越南,那我也没办法。

具体来说,比如你现在住在甘肃最偏远的酒泉等地,从网上买了一部手机,从深圳到酒泉的物流距离超过3000公里,但整个运输成本只要15块钱(约合2.2美元),而且最快2天就能到。同样的距离,同样重量的物品,在美国的运输成本是26美元,是中国的13倍。

美国正在抵制中国的5G技术输出,但可以做个对比,现在中国大部分人都使用的4G网络,只要每月花100块,就可以不限流量,一些运营商的价格更低。但在美国,10G的月度流量,需要40美元(280元),而且网络的覆盖面远低于中国。

这就是消费潜力,因为这不仅降低的是成本,而是升级了整个国家纵横几千公里的线上、线下基础性运行体系。只要你的产品稍微能整出点花样,中国就能给你带来集中消费。最近非常火的直播带货,其背后不是简单的网红经济,而是整个中国润物细无声的基础设施,以及更大规模的消费潜力。

在这种背景下,你是愿意把工厂开在中国,还是美国?

4

我们再说一下全球性技术网络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大师,“创新理论”和“商业史研究”的奠基人,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撸管男是什么意思
  • 编辑:唐志钢
  • 相关文章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