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科技  技术

航天技术大众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军民协同工作的高度重视。目前,我民协同尚处于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相关各方普遍面临着军民协同工作“深不下去,融不起来”的难解之局。

  造成“深不下去,融不起来”原因很多,主要体现在需求生成对接、军民协同创新、规划计划衔接、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健全。在上述因素中,需求生成与对接上的不足是一个核心因素。在航天业军民协同的重要构成商业航天领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们经过长期的调研和思考,认为必须转变观念、跳出桎梏,用全新的理念去看待和规划商业航天,以航天技术应用及二次开发为抓手,才能够有效解决需求生成与对接的问题,为商业航天乃至整个军民协同事业的发展找到突破口。

  军民协同的实质在于实现军民资本与技术的双向渗透和扩散,同时,实现开放的、基于市场导向的合作模式。然而,事物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在商业化的环境下,这种双向渗透扩散是有着本质驱动力的。

  以二战后的美国为例,其军民协同的发展与汽车、电器等消费品需求的释放息息相关,在应用消费品产生巨大市场需求的背景下,军工企业开始转移部分产能以满足大众市场需求。在相当多高技术领域,军工技术和大众高端需求有着内在的相似性乃至通用性。在转产过程中,传统军工企业逐步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和操作方式,摸索并建立起了军民协同发展的机制。

  作为美民协同的典型样本,波音公司以军用飞机起家,但一直没有放松对民用飞机的研制和推广。20世纪50年代,世界航空业进入喷气时代。波音把军用喷气式飞机研制中积累的技术、能力乃至具体型号转移到民用飞机领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宽体喷气民航机波音707,大获成功,逐步跃升为全球民机市场的霸主之一,这种态势一直保持至今。而美用运输机、轰炸机和民航机的动力系统内核是完全相同的,部分电子信息系统也有着很强的通用性。

  从现实来看,在我国推进军民协同深度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同样的特点:市场需求成为推进军民协同深度发展的最强大动力。

  以我国的无人机产业发展为例。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无人机产业从最初的军用领域逐渐向大众领域扩展,以深圳大疆为代表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打开了消费级无人机新市场,有数据表明,我国的大众无人机消费产品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260亿元以上。在消费市场的驱动下,中国的无人机产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上也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仅大疆公司就占据了全球约80%的市场份额。国产无人机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被相当多国外用户转为军事用途,在近距离侦察、警戒甚至精确打击作战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甚至引起了美国、德国等传统军事强国的恐慌。在巨大的消费级市场的支撑下,无人机产业成为我民协同领域中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在涉及商业航天的领域,军民协同事业一直面临着“深不下去,融不起来”的局面。一个重要症结就是,参与者们仍然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竞争,不仅仅创新匮乏,被诟病为“低水平重复”,也谈不上找到了新的应用、定位或模式。

  从目前来看,以商业航天名义出现的企业,多数围绕着火箭、卫星及相关分系统制造、星座发射和运营、卫星测控、地面设备销售等细分市场展开业务。每个细分市场上都有超过10家企业,火箭及发动机制造领域甚至有超过20家民企在创业。由于创业者多数来自体制内,习惯性地沿用了体制内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行模式,试图用低成本方式来与国企竞争红海市场。

  然而事实证明,由于航天飞行本身的高风险,这样的想法并没有带来真正的低成本,反而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浪费。而且在红海市场上,国企拥有强大的实力、人才、技术、资本、资源及市场基础与号召力,仍然占据着极大的优势。民营企业如何能在红海市场中求得一席之地乃至持续生存发展的前景并不明朗。

  更重要的是,执迷于红海市场并没有创造出消费级市场需求,反而在需求生成的对接上出现脱节或梗阻,使军民协同深度发展难以推进下去。具体的表现有几个方面。

  1、目前我国有200多颗在轨卫星,但有一半在空转,实际应用还不到50%,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2、当前我国拥有近20万项航天和国防专利技术,但是通过现有机构和机制发布出来的专利技术,还不到实际拥有量的零头。国家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出来的先进技术,就这样被束之高阁。大量的专利技术找不到需求出口,技术的双向渗透和扩散便无从谈起。

  3、在航天技术的应用端,特别是在卫星应用和航天技术的二次开发上,从供应商到用户,对产业拓展的重视程度、认知程度、推广力度、投资力度及落地等,均严重不足,在寻找和创造市场需求方面更缺乏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传统的市场打法,又与应用市场完全脱节;致使有声音说,是卫星不好用。

  4、更为严峻的情况是,商业航天还刚刚起步,市场的口碑和市场的号召力已经出现问题。部分企业或个人借商业航天概念,追求短平快发展模式,与地方政府政绩挂钩。在商业航天名目下建立的产业园和其他各种产业园的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完全依赖哄抢优质资源的招商模式,或以航天高科技之名,地产开发之实。

  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除了跟风与应景之外,更主要的还在于现阶段市场需求的驱动力未发挥核心作用,更谈不上有效的机制的支持,从而使军民协同的推进无处着手,出现“深不下去,融不起来”的难解之局。

  因此,必须引入市场化、商业化的驱动,引进新的业态,建立新的商业化板块,引进不同模式的创新与市场打法,才有可能对产业形成真正的冲击力。它不可能是照搬传统业态和复制传统产品。

  正如前面谈到的,市场需求是军民协同的核心动力之一,那么,从消费端着手,建立以消费级需求为导向的发展路径便是一个现实而有效的选择。

  在健康医疗方面,从温度调节面料到牙科成像传感器,为宇航员设计的衣物和传感器演变成保护生命、提高医疗诊断水平的新产品。在公共安全领域,NASA擅于应对极端环境的挑战真空、太空中的大幅温度波动、重返地球大气层时的炙热、火箭发射时的爆炸等,为此创造的各种工具在地面上也被应用于汽车碰撞试验的高速摄像机、实施安全监控的振动传感器等。在生活消费领域,滑雪护目镜、助听器充电电池等产品和产业都广泛应用了NASA的太空技术。

  凡此种种,我们需要重点注意的是,NASA的技术转移并不一定在航天器发射成功之后,而是边开发、边转移,甚至出现过型号并未立项,而技术转移已经成功的案例。

  在NASA的诸多技术转移中,高清微型摄像头是最为成功的案例。这项技术原本是为了火星及深空探测开发的。在数十年的研发过程中实现了边开发、边转让,有关元器件技术、算法和软件的转让,催生出了运动相机、手机摄像头等产品,不但创造了庞大市场,也为人们的生活、工作、社交创造了全新的模式。然而对于航天研发机构来说,这只是整个型号科研中一个极小的部分。

  中国的航天事业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技术转移上同样有所作为。但总体来说,在大众消费市场上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没有出现过影响全社会的颠覆性案例。这一方面限制了航天技术潜力的发挥,另一方面也使商业航天始终在原有文化和板块里转圈。

  我们认为,应当改变当前航天产业的发展思路,从消费端而不是从技术端来探索商业航天的市场所在,更不是前面所赘述的红海市场的低水平重复与抢夺;只有对消费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体验,才能认识到航天技术的市场何在、作用何在、价值何在。致力于消费需求的研究和发掘,进而引导商业航天企业和产业资本,针对需求开发产品、拓展市场、推广和营销。

  航天技术转化和二次开发能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是实现军民资本与技术双向渗透和扩散最根本的途径。

  当前的航天技术转移面临着“出不来,进不去”的问题,“出不来”的是航天技术,“进不去”的是市场需求及民营平台。其中,航天技术“出不来”的问题,在国家对航天技术转移的支持和航天企业军转民的热情下,解决起来并不困难。但解决“进不去”的问题则有赖于消费端需求的挖掘和创造。就此而言,从消费端倒推航天技术的转移和二次开发,是推动军民协同深度发展及质量兴国、品牌战略的重要抓手。但国内尚无切实可行而有效的转化机制和模式,也没有与之配套的政策与市场环境,这也是造成航天业军民协同“深不下去,融不起来”的症结之一。

  有鉴于此,在具体的实现手段上,宇宙人航空航天港、全国首家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宣颖女士指出:我们提议并设计的“一体、两翼、三基、四梁、八柱”的架构,不仅仅B2B有多种模式,同时,核心的是B2C,完全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具体场景,运用互联网经济、粉丝经济、影响力经济等诸多手段,来提升商业航天运行效率及规模,推动航天技术应用及其二次开发的有效落地。其中的“一体”,就是全国首家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园区;而“两翼”,则是先进科技和文化创意。我们认为,这是资本未来的蓝海,更是航天技术应用的切入点之一。

  无论从军民协同深度发展的大局,还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趋势而言,我们应该拒绝高大上,而切切实实地把航天技术真正推向市场化、民生化,这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市场化、民生化带来的不仅是航天技术应用领域和产品功能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理念的和模式的颠覆。

  传统的航天技术转让和二次开发的起点在技术端,主导者大都是技术的拥有者,而他们往往对民生化的市场需求缺乏敏锐的把握和创造力,导致技术转让和二次开发无的放矢和低效,难以实现需求生成的有效对接。

  将消费端作为航天产业活动,特别是航天技术转让和二次开发的起点和归宿,就是将主导权交给市场,通过市场机制迅速传导需求,由需求刺激航天技术转让和二次开发的有效针对性和高效率运作。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及架构其中的生态实体,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构想的、具有颠覆性的崭新模式。在这一平台上集聚人流、物流、企业流、资金流、技术流,以寻找和创造消费级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起庞大的消费端及丰富的大众消费产品链和特色经营体系,并通过部分产品的裂变式扩张,打造出未来指数级的增长效益,从而进一步进军具有持续生命力的万亿级商业航天市场,并最终以强大的资本、消费、经济实力与市场号召力,向上游倒推,进军太空!那时候,商业航天国际人才,就不会只是美国的几位了。

  这点基本的信心和野心,是商业航天界必须确立和具备的未来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尚可梳理产业生态和上下游企业链条,进而从总体规划、建设模式、设施配套、政策配套、投资配套、商业服务配套、运营模式等方方面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大航天时代的建设性实施方案和推进步骤。

  中国航天业的军民协同进程以及商业航天发展,一直面临着体制、思想、资源和行为模式等多方面的桎梏,诸多行业精英一直在谋求新的市场打法,但至今无果。今天,我们提出以航天技术应用和二次转化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航天技术应用和二次转化产业园为平台,构建以航天技术应用和二次转化为基础的消费市场体系的构想和发展路径,目的在于从消费端倒推航天业军民协同和商业航天的发展,使之成为有根之木,有源之水,推动中国商业航天真正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促进航天技术更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然,打破传统模式和固有业态并非易事,思维的固化和传统的惯性,往往使业内人陷入当局者迷的怪圈或因循守成的惰性中。而这也同样体现在大型资本市场的担心并因此而犹豫不决,其原因恰恰是因为现在的商业航天企业的核心团队,绝大部分都是体制内的人出来创业的,如何从原有环境与文化走出来后,快速进行角色的转变、文化的转变、单一市场打法的转变。资本表示,这恐怕也是现在的商业航天难以打造出新模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业态和机制的创新与建立,显得尤为迫切。

  需要强调的是,传统行业格局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单一的应用推广上,业态的创新定位与模式,才是产业形成规模化的最重要的突破口之一。过去,几乎所有传统型科技企业,都是靠个人的资源拿订单和卖产品的模式。这样的为业文化和局限性延续到应用层面,估计最大的改变就是从卖产品到卖解决方案,换句线B;模式仍然是一对一销售;而大家很清楚可以看到,大众应用市场如果是这样的玩法,显然累死一批人,也难以拥有规模。

  从消费端倒推商业航天,也就是B2C,不少人觉得太LOW,不高大上,也似乎缺乏故事性和想象力。唯有先进科技+文化创意这两者的结合,才会创建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这两者的结合,最好的也是最务实的模式,是从消费端倒推,这也是行业多年来一直缺乏的短板。大家都从容易的事情起步,都从雷同的事情起步,何来的竞争力?何来的壁垒?一窝蜂而上的,又能够走多远?而真正具有“匠人精神”的,需要在难的地方去默默耕耘。等人家都做大做强了,到时候感叹和各种论坛讨论,于事又何补?

  “先进科技+文化创意”结合的市场定位,其他国家以此为定位和模式的所造就的市场规模与经济体量都摆在眼前:庞大的大众消费市场,才是具有持续买单能力的群体。这样的规模将能够真正促进传统产业实现变革并因此而倒推商业航天的成功。

  悟到了其中窍门的互联网公司,因此而迅速成长,其发展速度与规模,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值得航天业者们深思。因此,我们必须以全面推动航天技术的应用及其二次开发和转换(含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才能够打造出真正的商业航天,也唯有这样具有指数级增长性的平台和生态,才会有与世界级企业平等对话和联手的底气。

  过去几年,以航天为主题的开发区、产业园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少见。但凡有点资源,就可以建产业园,也拿得到地。但是,为什么截止目前为止,除了招商满的,其他的为什么难有一个可以成为大家学习的示范园区?园区除了招商,是否自身也能够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模式?从实际运行来看,除了个别国有航天企业进驻的大型生产设施之外,这些项目极少有真正起到了推动自主高技术产业发展、推动航天技术应用的实际作用,说得直接点,就是在当房东。更多跟风的园区基本上千篇一律的只是销售了些设备或产品,抑或是在房地产开发上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显然并不符合商业航天以及军民协同的初衷和原则。

  与这些产业园不同,全国首家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首先设计的就是自身如何拥有持续生命力和扩张模式。园区以航天技术应用及二次开发为根本,立足于通过商业化活动和市场开发,把航天领域积累的技术和能力转化为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供应能力,把航天技术和航天质量体系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改造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并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从而构建以航天技术应用及二次开发为核心的消费级市场体系。

  1、构建信息发布、产学研融合以及人才交流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减少各项成本,实现军民深度融合,为建立完整的军民协同(包括商业航天)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撑。

  2、构建以消费端为核心和导向的商业层,这个商业层基于市场需求而存在,并随着航天技术应用的二次开发和转换而不断迭代,从而深刻影响行业,且通过智能制造、质量兴国等国家战略的实践实现对社会、对经济、对行业的根本性影响。

  3、基于这个商业设想来布局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从“农村包围城市”这样的消费端起步,真正解决困扰卫星应用(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多年的落地问题,也包括未来的商业航天将面临的困局,并结合航天的几大独特优势:品牌、资源、资金、技术、高密度人才,利用话题担当及市场号召力等,完全可以打造出的文化与财富双赢效应,从而开辟出水草丰茂的新航天时代。

  4、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首次尝试,与传统产业园和开发区针对企业的B2B招商模式不同的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的宗旨为:“科学力量改变世界,技术开发服务大众”,天地一体融合,从消费端倒推的模式来摸索并推动产业生态的发展,以全新理念的B2B2C体系、品牌体系、营销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等,推动航天科普教育、航天文化推广、大众消费、卫星应用及其推广等市场,以谋求从不同的维度,来推动军民协同以及商业航天的发展进程。

  正如一位智者所言:战略的本质是在敌人看不到的地方开枪。全国首家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瞄准的是航天技术应用的落地与未来。(《卫星与网络》刘雨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军民协同工作的高度重视。目前,我民协同尚处于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相关各方普遍面临着军民协同工作“深不下去,融不起来”的难解之局。

  造成“深不下去,融不起来”原因很多,主要体现在需求生成对接、军民协同创新、规划计划衔接、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健全。在上述因素中,需求生成与对接上的不足是一个核心因素。在航天业军民协同的重要构成商业航天领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们经过长期的调研和思考,认为必须转变观念、跳出桎梏,用全新的理念去看待和规划商业航天,以航天技术应用及二次开发为抓手,才能够有效解决需求生成与对接的问题,为商业航天乃至整个军民协同事业的发展找到突破口。

  军民协同的实质在于实现军民资本与技术的双向渗透和扩散,同时,实现开放的、基于市场导向的合作模式。然而,事物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在商业化的环境下,这种双向渗透扩散是有着本质驱动力的。

  以二战后的美国为例,其军民协同的发展与汽车、电器等消费品需求的释放息息相关,在应用消费品产生巨大市场需求的背景下,军工企业开始转移部分产能以满足大众市场需求。在相当多高技术领域,军工技术和大众高端需求有着内在的相似性乃至通用性。在转产过程中,传统军工企业逐步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和操作方式,摸索并建立起了军民协同发展的机制。

  作为美民协同的典型样本,波音公司以军用飞机起家,但一直没有放松对民用飞机的研制和推广。20世纪50年代,世界航空业进入喷气时代。波音把军用喷气式飞机研制中积累的技术、能力乃至具体型号转移到民用飞机领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宽体喷气民航机波音707,大获成功,逐步跃升为全球民机市场的霸主之一,这种态势一直保持至今。而美用运输机、轰炸机和民航机的动力系统内核是完全相同的,部分电子信息系统也有着很强的通用性。

  从现实来看,在我国推进军民协同深度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同样的特点:市场需求成为推进军民协同深度发展的最强大动力。

  以我国的无人机产业发展为例。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无人机产业从最初的军用领域逐渐向大众领域扩展,以深圳大疆为代表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打开了消费级无人机新市场,有数据表明,我国的大众无人机消费产品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260亿元以上。在消费市场的驱动下,中国的无人机产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上也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仅大疆公司就占据了全球约80%的市场份额。国产无人机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被相当多国外用户转为军事用途,在近距离侦察、警戒甚至精确打击作战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甚至引起了美国、德国等传统军事强国的恐慌。在巨大的消费级市场的支撑下,无人机产业成为我民协同领域中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在涉及商业航天的领域,军民协同事业一直面临着“深不下去,融不起来”的局面。一个重要症结就是,参与者们仍然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竞争,不仅仅创新匮乏,被诟病为“低水平重复”,也谈不上找到了新的应用、定位或模式。

  从目前来看,以商业航天名义出现的企业,多数围绕着火箭、卫星及相关分系统制造、星座发射和运营、卫星测控、地面设备销售等细分市场展开业务。每个细分市场上都有超过10家企业,火箭及发动机制造领域甚至有超过20家民企在创业。由于创业者多数来自体制内,习惯性地沿用了体制内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行模式,试图用低成本方式来与国企竞争红海市场。

  然而事实证明,由于航天飞行本身的高风险,这样的想法并没有带来真正的低成本,反而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浪费。而且在红海市场上,国企拥有强大的实力、人才、技术、资本、资源及市场基础与号召力,仍然占据着极大的优势。民营企业如何能在红海市场中求得一席之地乃至持续生存发展的前景并不明朗。

  更重要的是,执迷于红海市场并没有创造出消费级市场需求,反而在需求生成的对接上出现脱节或梗阻,使军民协同深度发展难以推进下去。具体的表现有几个方面。

  1、目前我国有200多颗在轨卫星,但有一半在空转,实际应用还不到50%,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2、当前我国拥有近20万项航天和国防专利技术,但是通过现有机构和机制发布出来的专利技术,还不到实际拥有量的零头。国家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出来的先进技术,就这样被束之高阁。大量的专利技术找不到需求出口,技术的双向渗透和扩散便无从谈起。

  3、在航天技术的应用端,特别是在卫星应用和航天技术的二次开发上,从供应商到用户,对产业拓展的重视程度、认知程度、推广力度、投资力度及落地等,均严重不足,在寻找和创造市场需求方面更缺乏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传统的市场打法,又与应用市场完全脱节;致使有声音说,是卫星不好用。

  4、更为严峻的情况是,商业航天还刚刚起步,市场的口碑和市场的号召力已经出现问题。部分企业或个人借商业航天概念,追求短平快发展模式,与地方政府政绩挂钩。在商业航天名目下建立的产业园和其他各种产业园的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完全依赖哄抢优质资源的招商模式,或以航天高科技之名,地产开发之实。

  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除了跟风与应景之外,更主要的还在于现阶段市场需求的驱动力未发挥核心作用,更谈不上有效的机制的支持,从而使军民协同的推进无处着手,出现“深不下去,融不起来”的难解之局。

  因此,必须引入市场化、商业化的驱动,引进新的业态,建立新的商业化板块,引进不同模式的创新与市场打法,才有可能对产业形成真正的冲击力。它不可能是照搬传统业态和复制传统产品。

  正如前面谈到的,市场需求是军民协同的核心动力之一,那么,从消费端着手,建立以消费级需求为导向的发展路径便是一个现实而有效的选择。

  在健康医疗方面,从温度调节面料到牙科成像传感器,为宇航员设计的衣物和传感器演变成保护生命、提高医疗诊断水平的新产品。在公共安全领域,NASA擅于应对极端环境的挑战真空、太空中的大幅温度波动、重返地球大气层时的炙热、火箭发射时的爆炸等,为此创造的各种工具在地面上也被应用于汽车碰撞试验的高速摄像机、实施安全监控的振动传感器等。在生活消费领域,滑雪护目镜、助听器充电电池等产品和产业都广泛应用了NASA的太空技术。

  凡此种种,我们需要重点注意的是,NASA的技术转移并不一定在航天器发射成功之后,而是边开发、边转移,甚至出现过型号并未立项,而技术转移已经成功的案例。

  在NASA的诸多技术转移中,高清微型摄像头是最为成功的案例。这项技术原本是为了火星及深空探测开发的。在数十年的研发过程中实现了边开发、边转让,有关元器件技术、算法和软件的转让,催生出了运动相机、手机摄像头等产品,不但创造了庞大市场,也为人们的生活、工作、社交创造了全新的模式。然而对于航天研发机构来说,这只是整个型号科研中一个极小的部分。

  中国的航天事业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技术转移上同样有所作为。但总体来说,在大众消费市场上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没有出现过影响全社会的颠覆性案例。这一方面限制了航天技术潜力的发挥,另一方面也使商业航天始终在原有文化和板块里转圈。

  我们认为,应当改变当前航天产业的发展思路,从消费端而不是从技术端来探索商业航天的市场所在,更不是前面所赘述的红海市场的低水平重复与抢夺;只有对消费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体验,才能认识到航天技术的市场何在、作用何在、价值何在。致力于消费需求的研究和发掘,进而引导商业航天企业和产业资本,针对需求开发产品、拓展市场、推广和营销。

  航天技术转化和二次开发能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是实现军民资本与技术双向渗透和扩散最根本的途径。

  当前的航天技术转移面临着“出不来,进不去”的问题,“出不来”的是航天技术,“进不去”的是市场需求及民营平台。其中,航天技术“出不来”的问题,在国家对航天技术转移的支持和航天企业军转民的热情下,解决起来并不困难。但解决“进不去”的问题则有赖于消费端需求的挖掘和创造。就此而言,从消费端倒推航天技术的转移和二次开发,是推动军民协同深度发展及质量兴国、品牌战略的重要抓手。但国内尚无切实可行而有效的转化机制和模式,也没有与之配套的政策与市场环境,这也是造成航天业军民协同“深不下去,融不起来”的症结之一。

  有鉴于此,在具体的实现手段上,宇宙人航空航天港、全国首家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宣颖女士指出:我们提议并设计的“一体、两翼、三基、四梁、八柱”的架构,不仅仅B2B有多种模式,同时,核心的是B2C,完全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具体场景,运用互联网经济、粉丝经济、影响力经济等诸多手段,来提升商业航天运行效率及规模,推动航天技术应用及其二次开发的有效落地。其中的“一体”,就是全国首家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园区;而“两翼”,则是先进科技和文化创意。我们认为,这是资本未来的蓝海,更是航天技术应用的切入点之一。

  无论从军民协同深度发展的大局,还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趋势而言,我们应该拒绝高大上,而切切实实地把航天技术真正推向市场化、民生化,这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市场化、民生化带来的不仅是航天技术应用领域和产品功能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理念的和模式的颠覆。

  传统的航天技术转让和二次开发的起点在技术端,主导者大都是技术的拥有者,而他们往往对民生化的市场需求缺乏敏锐的把握和创造力,导致技术转让和二次开发无的放矢和低效,难以实现需求生成的有效对接。

  将消费端作为航天产业活动,特别是航天技术转让和二次开发的起点和归宿,就是将主导权交给市场,通过市场机制迅速传导需求,由需求刺激航天技术转让和二次开发的有效针对性和高效率运作。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及架构其中的生态实体,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构想的、具有颠覆性的崭新模式。在这一平台上集聚人流、物流、企业流、资金流、技术流,以寻找和创造消费级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起庞大的消费端及丰富的大众消费产品链和特色经营体系,并通过部分产品的裂变式扩张,打造出未来指数级的增长效益,从而进一步进军具有持续生命力的万亿级商业航天市场,并最终以强大的资本、消费、经济实力与市场号召力,向上游倒推,进军太空!那时候,商业航天国际人才,就不会只是美国的几位了。

  这点基本的信心和野心,是商业航天界必须确立和具备的未来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尚可梳理产业生态和上下游企业链条,进而从总体规划、建设模式、设施配套、政策配套、投资配套、商业服务配套、运营模式等方方面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大航天时代的建设性实施方案和推进步骤。

  中国航天业的军民协同进程以及商业航天发展,一直面临着体制、思想、资源和行为模式等多方面的桎梏,诸多行业精英一直在谋求新的市场打法,但至今无果。今天,我们提出以航天技术应用和二次转化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航天技术应用和二次转化产业园为平台,构建以航天技术应用和二次转化为基础的消费市场体系的构想和发展路径,目的在于从消费端倒推航天业军民协同和商业航天的发展,使之成为有根之木,有源之水,推动中国商业航天真正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促进航天技术更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然,打破传统模式和固有业态并非易事,思维的固化和传统的惯性,往往使业内人陷入当局者迷的怪圈或因循守成的惰性中。而这也同样体现在大型资本市场的担心并因此而犹豫不决,其原因恰恰是因为现在的商业航天企业的核心团队,绝大部分都是体制内的人出来创业的,如何从原有环境与文化走出来后,快速进行角色的转变、文化的转变、单一市场打法的转变。资本表示,这恐怕也是现在的商业航天难以打造出新模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业态和机制的创新与建立,显得尤为迫切。

  需要强调的是,传统行业格局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单一的应用推广上,业态的创新定位与模式,才是产业形成规模化的最重要的突破口之一。过去,几乎所有传统型科技企业,都是靠个人的资源拿订单和卖产品的模式。这样的为业文化和局限性延续到应用层面,估计最大的改变就是从卖产品到卖解决方案,换句线B;模式仍然是一对一销售;而大家很清楚可以看到,大众应用市场如果是这样的玩法,显然累死一批人,也难以拥有规模。

  从消费端倒推商业航天,也就是B2C,不少人觉得太LOW,不高大上,也似乎缺乏故事性和想象力。唯有先进科技+文化创意这两者的结合,才会创建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这两者的结合,最好的也是最务实的模式,是从消费端倒推,这也是行业多年来一直缺乏的短板。大家都从容易的事情起步,都从雷同的事情起步,何来的竞争力?何来的壁垒?一窝蜂而上的,又能够走多远?而真正具有“匠人精神”的,需要在难的地方去默默耕耘。等人家都做大做强了,到时候感叹和各种论坛讨论,于事又何补?

  “先进科技+文化创意”结合的市场定位,其他国家以此为定位和模式的所造就的市场规模与经济体量都摆在眼前:庞大的大众消费市场,才是具有持续买单能力的群体。这样的规模将能够真正促进传统产业实现变革并因此而倒推商业航天的成功。

  悟到了其中窍门的互联网公司,因此而迅速成长,其发展速度与规模,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值得航天业者们深思。因此,我们必须以全面推动航天技术的应用及其二次开发和转换(含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才能够打造出真正的商业航天,也唯有这样具有指数级增长性的平台和生态,才会有与世界级企业平等对话和联手的底气。

  过去几年,以航天为主题的开发区、产业园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少见。但凡有点资源,就可以建产业园,也拿得到地。但是,为什么截止目前为止,除了招商满的,其他的为什么难有一个可以成为大家学习的示范园区?园区除了招商,是否自身也能够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模式?从实际运行来看,除了个别国有航天企业进驻的大型生产设施之外,这些项目极少有真正起到了推动自主高技术产业发展、推动航天技术应用的实际作用,说得直接点,就是在当房东。更多跟风的园区基本上千篇一律的只是销售了些设备或产品,抑或是在房地产开发上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显然并不符合商业航天以及军民协同的初衷和原则。

  与这些产业园不同,全国首家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首先设计的就是自身如何拥有持续生命力和扩张模式。园区以航天技术应用及二次开发为根本,立足于通过商业化活动和市场开发,把航天领域积累的技术和能力转化为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供应能力,把航天技术和航天质量体系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改造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并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从而构建以航天技术应用及二次开发为核心的消费级市场体系。

  1、构建信息发布、产学研融合以及人才交流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减少各项成本,实现军民深度融合,为建立完整的军民协同(包括商业航天)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撑。

  2、构建以消费端为核心和导向的商业层,这个商业层基于市场需求而存在,并随着航天技术应用的二次开发和转换而不断迭代,从而深刻影响行业,且通过智能制造、质量兴国等国家战略的实践实现对社会、对经济、对行业的根本性影响。

  3、基于这个商业设想来布局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从“农村包围城市”这样的消费端起步,真正解决困扰卫星应用(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多年的落地问题,也包括未来的商业航天将面临的困局,并结合航天的几大独特优势:品牌、资源、资金、技术、高密度人才,利用话题担当及市场号召力等,完全可以打造出的文化与财富双赢效应,从而开辟出水草丰茂的新航天时代。

  4、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首次尝试,与传统产业园和开发区针对企业的B2B招商模式不同的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的宗旨为:“科学力量改变世界,技术开发服务大众”,天地一体融合,从消费端倒推的模式来摸索并推动产业生态的发展,以全新理念的B2B2C体系、品牌体系、营销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等,推动航天科普教育、航天文化推广、大众消费、卫星应用及其推广等市场,以谋求从不同的维度,来推动军民协同以及商业航天的发展进程。

  正如一位智者所言:战略的本质是在敌人看不到的地方开枪。全国首家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瞄准的是航天技术应用的落地与未来。(《卫星与网络》刘雨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