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资讯  热点

网络新闻专题的制胜之道

  我国每年都有很多优秀的网络新闻专题,但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寥寥无几。这些获奖作品究竟比别的新闻专题好在何处?它们的共同点在哪里?又有哪些特色?本文希望通过对历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的分析,为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提供一些借鉴。

  了解网络新闻专题的评奖标准,可以更好地对获奖作品进行分析。《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网络作品初评评选办法》对新闻专题作品的评选标准做了如下规定:“主题得当,特色鲜明;容量大、采集广、更新迅即;交互性强、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页面结构清晰、逻辑分明、布局合理,页面设计新颖美观,富有特色,达到形式、内容与主题思想的完美统一。”从评奖标准中,我们了解到中国新闻奖十分注重网络新闻专题的真正社会价值和影响力。

  从2006年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设立网络新闻专题开始,至今共有七个专题荣获一等奖。除了2009年的第二十届有两个获奖作品外,其他每届都是一个一等奖。具体专题见下表:

  获得一等奖的新闻作品的来源多为中央级网站,七篇中人民网和中网就各占两个。只有《“生态文明”舞动鄱阳湖》一个专题来自省级网站大江网,但同年度获得一等奖的还有来自中网的专题《中队大救援》。

  中国新闻奖并不特意强调以名称出彩。综观获奖专题,有的名称属于一目了然型,如《“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主题宣传报道专题》。有的名称比较有文艺性,如《网民感动总理 总理感动网民》。

  1.从页面结构看,获奖的多为立体混排式。除了第一个获奖的专题《网民感动总理 总理感动网民》的版面比较单一,从第十七届获奖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主题宣传报道专题》开始,专题的页面结构越来越复杂。

  2.在手段运用上,获奖专题都是综合型专题。从一开始仅以文字、图片形式展示,到后来的音频、视频、flash多种手段并用,表现形式越发丰富多彩和立体化。

  3.从新闻发生的时间来看,获奖作品多为新闻策划类。获奖作品的七个专题有六个为新闻策划类,只有记录汶川地震时军队开展救助工作的《中队大救援》专题为新闻突发类。

  获奖网络新闻专题的主题均有新闻价值强、网民关注度高、新闻报道量大和社会效果强等特点。其中,新闻价值要素中的重要性和时效性表现得最为突出。网络新闻专题的传播渠道是网络,时效性无需多言,但主题重大的特点很值得关注。无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主题宣传报道专题》,还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获奖网络新闻专题的主题均是国内重大、军事及科技事件,这些重大事件在国内外都引起了极大反响。而唯一的省级获奖新闻专题《“生态文明”舞动鄱阳湖》之所以能够夺魁,关键也在于紧扣了报告中的“建设生态文明”主题。

  网络新闻专题制作的目的就是通过信息的整合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信息,因此信息量大在获奖专题中必须得到充分体现。如《“嫦娥二号”探月全景报道》在标题导航栏就分6大板块24个部分,仅专题首页的链接就有近400个。如此大的信息量,让整个网络新闻专题堪比专业科技书籍。

  与此同时,网络新闻专题还通过信息的系统介绍,专题内容全景式展现,使受众不仅知道大量新闻,还知晓新闻的背景、发展趋势等深度信息。如《“生态文明”舞动鄱阳湖》专题就从生态文明的“新规划”、“新战略”、“新进展”、“新理念”等11项新事物入手,层层深入。信息的广度与深度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并且引发人们的积极思考。

  网络专题的页面表现形式,一方面体现在整体版式设计、颜色搭配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图文、音频等其他表现手段的运用上,获奖专题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十分到位。值得重点关注的是,获奖专题很好地根据栏目的重要程度,巧妙地处理版面的强势视觉中心,并利用模拟动画手段等形式来充分调动网民的各种感官去感受。以人民网《中国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网络新闻专题为例,该专题在首屏就形成了焦点,“中国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在党的上的报告”两行大标题颇具冲击力。而该专题更是囊括了几乎所有的表现手段,比如音视频、电子杂志“人民特刊”等。尽管获奖专题的页面表现形式极为丰富,但始终符合用户的浏览习惯,而不是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网络本身的交互性特点,网民比其他媒体的受众更乐于交流,也更易于互动,所以在网络新闻专题的设计中,互动元素必不可少。而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网络新闻专题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长处,运用技术融合手段带给用户更多的体验。以最近一届获奖的人民网的《“嫦娥二号”探月全景报道》为例,其设置了“从地球出发,筑史上最远留言墙”,并用获得火箭模型的中奖方式鼓励更多的网友参与互动。除此之外,专题还设有“嫦娥姐妹找不同”游戏等互动板块,大大提高了网络新闻专题的趣味性和网民的参与热情。

  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专题类一等奖作品的特点和制作规律,值得学习与借鉴。在专题制作中如何更好地操作,以在众多的新闻专题中更胜一筹呢?

  只有在新闻专题的策划中彰显个性、富有特色,才能脱颖而出。首先,在主题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对国内外都有重大影响的中国新闻事件。当然,与其说是特意选择意义深刻的主题作为专题的选题,不如说是当遇到重大事件时,编辑积极把握机会,努力做出最有特色的新闻专题。

  在专题的立足点和表现形式上,网站也可以打造出自己的特色。比如中网充分发挥自己是解放军报社所办网站的优势,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中选择了阅兵记忆的视角,用历史脉络集中体现了中队和军人的风采。而网站若是有自己采编的独家新闻,效果就更好。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方面,网站只要打造出了自己新闻专题的特色,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越是大选题,专题制作就越要从受众出发,即用平民化视角透视大主题,对百姓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

  一方面,专题要站在网民角度来设置栏目和选择新闻稿件,凸显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和“人情味”。如关于《中队大救援》的栏目策划有网友献诗《我们在一起》。另一方面,注重网民反馈,充分发挥专题的互动性、参与性、服务性、体验性。如《“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主题宣传报道专题》有“和谐大家谈”等,将宣传报道做得有声有色。以小见大的视角,让每个栏目和文章都从不同侧面折射出新闻专题的精神。重大主题报道更具平民化色彩,坚持以人为本,才更能够吸引受众。权威性的新闻专题加上亲民、近民的呈现方式,是每个专题都要努力的方向。

  合作,在网站新闻专题编辑中是个趋势,在合作中可以发挥优势。首先,网络媒体间应该相互合作。本地区各类网络媒体之间、跨地域的网站之间、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之间均可开展合作,因为彼此之间各具优势,各有特点。其次,跨媒体合作在新闻专题中也是一个趋势。这样可使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优势和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充分发挥,能够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再次,网络媒体内部人员也需要多多沟通合作,便于充分发挥各自的知识或技术特长,制作出优秀专题。最后,网站还可与和新闻专题主题有关的单位开展合作。以人民网《“嫦娥二号”探月全景报道》为例,它的“从地球出发,筑史上最远留言墙”板块的支持媒体就是新浪网,而合作媒体有《中国航天报》,合作单位有国防科工委等,而这个专题的作者则是合作集体。强强联合有助于专题采集的新闻更专业,技术得以集成化,有利于信息全景式展现,从而能够产生出更强大的传播效果。

  ②邓晓璇:《媒介融合中网络新闻专题的突破与创新——以新浪网2010与2011专题为例》[J],《青年记者》,2011年9月下

  ③石伟:《网络新闻专题制作要增强三种意识》[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9年第Z1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