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SEO应用

机刷8毛 人刷2块2!APP排名暗藏黑色产业链

  当你在手机上下载应用软件的时候,你会去看这个软件的评分和评论吗?这些评论和评分的真实性如何?是否可以作为下载应用的参考呢?央视财经记者调查发现,本该作为用户参考的评论和评分,竟然暗藏一条黑色

  孙先生是一家小型美食电商的产品渠道总监。由于自家的APP在手机应用市场的榜单上排名很靠后,孙先生经常为此感到苦恼。

  某手机APP产品渠道总监孙宁超则告诉记者:“因为我们没有做‘刷榜’,在榜单里排名第62位,用户要往下翻到第62才是我们。有些公司不时会来找我们,说你们要不要考虑一下,尝试一下别的投放方式。”

  孙宁超说,这些人不断推销的,其实是一些第三方公司提供的“刷榜”服务。只要付费,这些公司就可以在应用市场中,增加任意一款APP的好评和下载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APP在一些关键词的搜索结果中排名居前,用户更容易看到和下载。

  不过,要想长期保持在应用市场的前列,就得不断往里砸钱,这对孙先生所在的小公司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只能放弃。孙宁超告诉记者:“比如说你要做到总榜的前100,一天可能需要有十多万或者20多万的下载量。但并不是说,我今天花多少钱,它就能到第1名、第2名,而且过两天可能还得花更多钱。”

  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刷榜”方式已经非常普遍。记者在一些手机应用市场中看到,很多APP的评论区都存在着明显的刷榜痕迹。

  在一款小说APP的评论区里,充斥着大量与应用本身无关的内容。有的文不对题,有的全是乱码,有的则是连续几条完全相同的评论,不过是用不同的账号发表的。

  当记者按时间顺序排列后,发现连续几百条评论都是在同一时间发出的,并且这些评论的星级都是满分5星。对此,很多手机用户表示,在下载软件时,会注意到很多APP评论质量参差不齐。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北京市民,大家都称:挺奇怪的,评论的内容居然和实际软件不相配。

  对此,工信部互动媒体产业联盟专家委委员包冉表示,评论的队列很整齐,评论的内容大同小异,甚至有的连一个字都不改就复制粘贴,这种一看就是属于特意去刷好评的。还有些是故意给竞争对手刷评论,甚至刷表面似褒、实际是贬的恶评。

  记者了解到,手机APP商家通过海量的虚假好评、虚增下载量数据等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在应用市场中的排名。那这些“刷榜”行为,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

  通过搜索引擎,记者很容易就找到了一些声称能在苹果、安卓等各应用商店,提供5星好评或提升关键词排名的商家。

  某“刷榜”公司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差评可以做一拨好评将其覆盖掉,好评放出来置顶,后面的差评就看不见,权重也会有所增加的。像应用商店的线元一条五星好评。”至于评论的内容,商家表示,客户爱写什么就写什么。

  这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您这边有自己喜欢的模板,我们就按照您的来操作,评论完全照你们那边的系统模板打。如果没有的话,我们用通用模板评论。”

  多名商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虚假评论一般通过马甲用户账号,经由多部手机进行发布,这种被称为“机刷”。而另一种提升下载量的服务,则可以由真人用户去完成。

  这种真人用户的下载,是在一些被称为“积分墙”的应用平台上完成的。平台以回馈奖金、赠送游戏装备、积分的方式,吸引用户按照指定的方式去下载APP,实际上这样的行为就是完成了一次“刷榜”。

  在商家提供的报价单上,央视财经记者看到,在应用商店,一个真人用户下载一次APP的价格是2.2元。

  某“刷榜”公司销售人员称:“我们这边有一个”积分墙“平台,日活跃用户数是20万。下载有咱们奖励任务的APP,如下载完成,打开试着使用3分钟之后,他会回到平台上面领取奖励。”根据这名销售人员的指引,记者下载了一个被包装成儿歌软件的“积分墙”应用平台,打开软件后,跳转出来的网页会显示各种奖励任务列表。

  按照提示,记者在应用商店下载了某APP后,顺利拿到了1元钱的所谓任务奖励。不过按照平台规定,用户需要累计10元以上才可以提现。商家跟央视财经记者强调,用“积分墙”“刷榜”的方式历经多年发展,如今已经比较成熟,“刷榜”的客户中也不乏一些大名鼎鼎的头部应用。

  这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应用商店没办法查出真人“刷榜”行为,在正常的情况下,APP都不会被下架。

  央视财经记者了解到,对APP的开发者来说,“刷榜”的好处是带来用户的同时,还能换来投资人的青睐。那么,“刷榜”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早在2016年,一家提供应用商店数据的科技公司将两家杭州的“刷榜”代理公司告上法庭,指其“刷榜”行为严重影响了数据准确性,破坏了正常经营。这也是全国首例针对“刷榜”行为的诉讼。

  友盟+首席运营官尚直虎告诉记者:“新增用户过去一周正常的增速在5%的水位的话,突然之间在某一天涨到20%,这肯定是不正常的。这导致我们的平台所服务的客户数据出现了较大变化。”据悉,该案二审判定原告胜诉,最终获赔10万元。

  该案原告代理律师指出,“刷榜”行为触及了数据公司的权益。而另一方面,如果手机应用市场被这些愿意花钱砸流量的企业所操控,就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其他软件开发者将在“刷榜”的环境中受到利益损害。

  对此,工信部互动媒体产业联盟专家委委员包冉表示:每一次融资的时候,投资方都要看数据,因此导致更多人选择以造假的方式来取悦投资人。

  持类似观点的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也表示:它在虚假宣传的时候,它的下载量上去,势必会影响到同行业APP的销量。

  不仅如此,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为手机APP“刷榜”的公司,往往只注重刷单量,而并不会关注开发者是否正规,应用本身质量如何,这将会直接损害用户的权益。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就表示:应用市场本身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如果不管质量,会把虚假的、服务质量不好的内容顶上去,它损害的是消费者的相关权利。专家同时建议,针对“刷榜”行为,在加强法律监管的同时,应用商店还可以在技术手段的监管上寻求突破。

  岳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岳屾山建议:以前会发现有些利用机器“刷榜”的很快就会被清理掉,这是因为他们有技术手段,能够进行监测和控制。因此,有关应用商店可以在以后作为一个工作重点,想办法在技术上面得到一个突破。

  针对应用商店应该承担的监管责任,央视财经记者也联络到了苹果公司,并得到了书面回应。苹果公司称,若平台内的APP开发者通过第三方来操纵评论、提高应用排名,该款APP可能会从APP Store中被移除,开发者也可能从开发者计划中被移除。

  其实,早在数年前,针对频繁暴露的APP“刷榜”现象,就曾惹来众多争议。有网友还在微博上“晒”出了多张“正在辛勤劳动的APP Store刷榜工人”的图片。

  记者从照片上看到,近百台iPhone 5C整齐地排列在一个专用架子上,图片中的女子正对着一部部手机开始刷。从一边到另一边,这样刷一次,刷出来的量就相当于近百名用户的使用好评。知情者称,只要客户花1.6万元,就可上iPhone top25,维护一天则叫价1.35万元,并称“刷榜”是公开的秘密。苹果对突然的投票上升也不过问。用户只下载评价好的应用,完全模拟用户使用情况,根本无法屏蔽,使“刷榜”成为产业链。

  根据“刷榜”公司员工的爆料称,APP Store榜单排名由原来的每三个小时一次改为不固定,有时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更新一次的,甚至也有可能一整晚都不更新。不过只要时机把握得好,一次更新榜单的排名就可能冲到前面去。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APP Store榜单排名更新时间不定,对于用户的体验影响并不大,但对需要在APP Store上冲榜的公司而言,却无形中增加了风险和干扰了预判。这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打击“刷榜”的作用,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杜绝不了“刷榜”现象。

  “刷榜”行为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一种默认的行为,它还被冠以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优化排名”。通过“刷榜”,你的APP在应用市场的排名就会上升,就会有人看到你的APP,一些有需求的用户看到你的APP后就会下载,这样就达到了盈利的目的。

  此前曾有相关报道,披露了一家公司提供“刷榜”价格表:“刷榜”分为冲榜和维护排名两种。其中冲榜方面,冲到APP Store免费总榜的TOP5的价格为2.5万元;TOP10、TOP25、TOP50、TOP100、TOP200的价格分别为1.7万元、1.1万元、0.6万元、0.36万元以及0.18万元。此外,客户还需再支付相当于冲榜价格10%的税款。而TOP5、TOP10、TOP25、TOP50、TOP100维持一天的费用则分别是2.8万元、1.8万元、1.3万元、0.7万元以及0.38万元。还有人爆料称,APP Store“刷榜”工作室,已用黑科技实现工业自动化。如此看来,意味着这种APP“刷榜”现象已经逐渐朝着一个金钱利益趋势在恶性蔓延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