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创业  网店

百度加入回港上市潮,能否重拾昔日荣光?

蛋定网

近日有关于蛋定网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蛋定网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蛋定网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蛋定网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蛋定网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继 2019 年 11 月阿里巴巴在港二次上市之后,中概股回归港股的热潮一直持续到了 2021 年。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称,百度计划最快在 2021 年上半年在香港上市,至少募资 35 亿美元。

2005 年,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十六年后,百度赴港二次上市,大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这家已经二十多岁的科技企业身上。赶在 2021 年第二波中概股回港上市热潮中,百度在港股能像先行者阿里、京东那样受欢迎吗?

百度在美股逆风翻盘

在美股上市后,百度一度成为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股价与业绩齐飞,BAT 格局形成。

在这之后,作为门户时代的王者,百度被认为一度错失了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机会。从门户时代过渡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流量被分流到各个独立 APP 中,在门户时代曾几乎独揽流量的百度受到重创,作为营收主力的搜索广告业务也开始面临增长停滞的窘境。

不过近月来,百度似乎迎来了逆风翻盘的态势,美股股价大涨。百度股价在 2020 年内上涨超 70%,截至今年 1 月 28 日,股价涨至 245 美元,市值 835 亿美元。要知道在 2020 年 3 月,百度的股价曾经跌至 89 美元,市值仅为 300 亿美元左右,是最近 7 年股价最低点。如今的股价较 2020 年 3 月低点以来涨幅超 175%,快要接近 2018 年的历史最高点 273 美元。

百度美股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

百度股价的上涨也迎来了部分资本市场的看好,目前国际投资媒体 Stocknews 对百度的交易等级、买入持有等级、同行等级和行业排名均给出了 “A”,在一百多支中概股中位居第一。

股价逆势回涨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百度的 AI 势能正在逐步凸显出来,市场尤其看好其自动驾驶这一项业务。

百度自 2013 年开始布局自动驾驶,至今已形成以 Apollo 平台为核心的自动驾驶生态。目前,百度自动驾驶累计测试超 300 万公里,拥有全国 192 张无人驾驶测试牌照中的 96 张。2021 年 1 月,百度宣布与吉利控股联手进军智能汽车制造领域,市场判断百度的自动驾驶业务价值或达百亿美元量级。后续合资公司基于百度 Apollo 技术和吉利浩瀚 SEA 构架,或将激发百度搜索业务之外的新一轮增长。

百度对技术的布局不仅仅停留在 AI,在量子计算领域也算得上前瞻。据悉,2018 年百度成立量子计算研究所,用于开展量子计算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业务研究。目前,百度已初步构建成由 “量脉+量桨+量易伏” 为主体的百度量子平台,并持续构建以此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量子生态。

国际投研公司 Zacks 研究也在近日发出报告,认为百度与微软、Alphabet 等科技巨头将成为 2021 年最热门的四大量子计算股票。Zacks 指出,百度因其在全球量子计算领域的领导者地位入选,并看好百度量子计算的发展,给予百度股票 “强烈买入” 的评级。

此前,百度已多次被国外权威机构评选为量子科技潜力股。例如 2020 年 11 月,全球知名投资咨询公司 InvestorPlace 曾评选百度为四支值得入手的量子计算股票之一。

最后,百度总体业绩也在回暖。根据 2020 年 Q3 财报,公司三季度营收 282 亿元,环比增长 8%,已走出上半年的连续两季负增长的低迷。同时,百度调整后的净利润为 71.5 亿元,环比增涨 41%,同比大增 63%。

百度仍面临核心收入增长颓势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百度核心收入(搜索+信息流广告)正在遭遇增速放缓的难题。

2018-2019 年,“百度核心” 业务收入增速呈波动下降趋势。自 2018 年 Q3 开始,百度核心收入增速就从未超过 10%,2019 年 Q2、Q3 及 2020 年 Q1、Q2 均出现四个季度的负增长。2019 年,百度的核心收入约为 797 亿元,增速仅为 2%,较上一年增速下降约 20 个百分点。

百度的核心收入增速颓势已经显现。但百度的核心收入仍占公司总营收的 70% 以上。

互联网广告向移动端转移,传统搜索广告市场缩水已是必然趋势,这也是百度核心收入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

另外,技术投入的声势虽然响亮,实现商业化落地却非易事,其倾力投入的 AI 商业化盈利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再加上爱奇艺的净利润仍然持续亏损,百度仍在艰难寻找搜索广告之外的盈利点。

近年来,百度加大了 AI 业务如百度云、AI 语音助手、智能设备 DuerOS,以及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平台 Apollo 等的其他类业务发展,试图调整收入结构。

2018 年至 2019 年,百度 AI 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逐渐上升,但是对总营收的贡献比例仍不高,不到 10%。

综合阿里、网易、京东在港股的表现来看,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受到了港股市场不同程度的欢迎。

从股价涨势看,截止 1 月 28 日收盘,阿里巴巴股价较二次上市发行价 176 港元涨了近 48%;京东集团较发行价 226 港元涨了近 55%;网易较发行价 123 港元涨了 45%。

在 2021 年第二波中概股回港上市热潮中,百度能否重拾昔日的荣光?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