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杂谈  自媒体

记者渐成自媒体世界活跃群体 热衷微博共享信息

  微博的兴起,使“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面对自媒体带来的新闻信息个性化、个人化生产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服务于专业媒体的记者也纷纷介入微博,成为微博世界中的一个活跃群体。审视记者行走“微博漫道”的“开头一公里”,有叫好声,也有争议。叫好,说明记者微博的出现,是专业媒体与社交媒体业务对接融合发展的有效平台,是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在这里,记者们发现线索,共享观点,开展微直播、微访谈……;争议,说明记者的一些“行走方式”仍需要厘清和有待完善。

  记者作为“人人”中拥有公开职业身份的一分子,能否像普通用户一样表达个人观点和言论博取公众关注,这其中又涉及怎样的职业伦理;微博属于个人表达的媒体,记者的微博发言是职业行为还是纯属私人行为,与其服务的专业媒体有无“株连”关系;如何规范管理记者微博,……这些涉及记者微博健康发展的崭新话题不仅为中国记者所面对,也为国外记者所思考;而关于记者微博规范管理这一崭新课题,中外媒体也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处于摸索阶段。无论如何,作为一种“现实存在”和“虚拟存在”,记者微博都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和正视。

  近期,新华网采访部和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有关编辑部联合举行“自媒体时代记者的微私博公记者微博圆桌对话”,特别邀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陈昌凤、新华社央采中心副主任和对外部副主任韩松、新华社对外部港台部采访室副主任张勇、新华社湖南分社副总编辑段羡菊、新华社北京分社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程义峰、新华社国内部新华视点主任记者陈玉明、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报道研究室主任编辑代和铭、新华网安徽频道总监卢尧、新华社福建分社记者项开来、《新京报》评论部资深编辑、评论员高明勇,以“自媒体时代记者的微私博公”为主题,围绕记者微博的兴起与发展、记者微博发言的策略与追求等多个议题共同展开了探讨。从今天起,新华网将陆续播发“记者微博圆桌对话”有关内容。今天播发《新华网“记者微博圆桌对话”一:如何看待“记者微博热”现象》。

  主持人:近年来,许多媒体的记者纷纷开设微博,成为微博“自媒体”世界里特别活跃的一个群体。请谈谈如何看待“记者微博热”现象。

  段羡菊:微博本质是一种传播,而记者从事的职业就是传播,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有着在微博上活跃的天然条件。但相对于一些专家、明星而言,给人的感觉是,有影响的记者微博并不多。很多记者开微博都非常谨慎,既有自律,也注意到了媒体自身的规律。

  我个人对“记者微博热”是非常欢迎的。微博使记者更快地掌握到新闻线索。从实践看,近一年来,几起重大突发事件线索,都是来源于微博,我的一些同事因第一时间从微博上了解到线索,采写了不少独家新闻。

  张勇:可从多个层面解读。一是从记者本身来看,作为传播者,有与受众“直接对话、互动”的需求,也有参与社会热门话题的需求,当然,也不可避免地有“表现自我”的潜在。二是从传媒环境来看,当前传媒一大趋势是“大众”向“分众”(或称小众)转型,记者所供职的往往是大众媒体,记者在本职岗位上所传播的内容有些是程式化或“流水线式”的,其“个性”往往被“屏蔽”,一些新闻资源也因媒体自身的标准未被采用,可以借助微博这个截然不同的平台来传播、表现,而这些内容往往也是微博平台所需要的。

  高明勇:“记者微博热”在微博里是非常突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现象,我认为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原因很简单,记者本身是一个较为活跃的群体,而微博又是相对互动性较强的社交平台,二者的相遇,注定要增加几分热度,注定要有不少的故事。

  对于记者而言,利用微博可以接受报料,开拓信息途径,可以辅助工作,我自己就曾利用微博对学者进行采访,进行约稿。当然,记者开微博也有利于塑造记者的职业声望。以前大家关注新闻,更多的是关注媒体、关注报道,很少关心记者,现在这一过程“透明化”,记者走向前台,有利于在与受众交流的同时,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对于微博而言,记者群体的加入,无疑增添了不少的活跃元素。从“构建好的公共生活”的角度来看,最大的影响还在于记者与新闻的穿插传播,增加了网友对热点事件的围观密度和围观热度。

  陈玉明:微博的即时性、互动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具有媒体属性、社区属性、社交属性的微博,填补了传统媒体的某些空白,其兴起是有其内在必然性的。记者的职业就是写作,与普通人相比,记者又有机会了解到更多的新闻信息,所以产生了“记者微博热”。

  项开来:记者是对信息更渴求、更有传播欲的一个特殊群体,微博是更新潮、更迅捷传播的一种特殊媒体,所以,记者与微博一拍即合十分自然。记者作为新闻单位的员工,其工作无疑打上了深深的“单位印迹”,纳入“共性”的规范要求,微博的出现,为记者走出“共性”塑造“个性”提供了极佳的平台。在越来越彰显个性的今天,一些记者热衷微博也就顺理成章了。

  韩松:有助信息交流,以前信息交流太闭塞了。有一定实用性。也可以自娱。但热闹后,也许会被别的替代。

  代和铭:记者开设微博应该值得提倡,网民可以从记者的微博中了解更多的信息,一方面拓宽了新闻传播的延展性,另一方面对提高记者和所在媒体的知名度也有好处。

  程义峰:对传播的深刻了解,是记者最大的优势,因此,出现“记者微博热”就不奇怪了。记者这一职业诞生后,就一直寻找各种传播媒介,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从报纸、广播、电视,到网络、手机,无不如此。微博的兴起,为记者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记者作为新闻信息的主要生产者,掌握了大量的一手素材,有些素材发出来了,也有一些素材未发出。但纯粹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说,未能发出的那部分素材并非就没有新闻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将相关内容通过个人微博这个更为大众化的形式发布,有益于读者从不同角度对事件进行认知。

  微博使直播更为容易。在微博没有出现前,现场直播这个极为重要的新闻播发形式被电视、广播、网站牢牢控制,每一场直播都需要调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高昂。而在个人微博出现后,记者完全可以通过手中的移动平台直接向公众进行现场直播,不仅更便捷、成本更低,而且使得记者真正从单一的文字或者图片记者转变为全媒体记者。

  此外,微博所具备的评论和转发功能,对于记者来说,更是获得读者反馈最便捷的方式。这种互动的形式满足了记者对于读者反馈的渴求。

  卢尧:记者的影响力,不在于报道的长短,而在于他的报道、他的思想和他的观点被多少受众关注和接受。微博使记者的报道、思想和观点有可能获得数以万计、甚至数十万乃至百万粉丝,通过这些粉丝转发和评论,汇成无比强大的网上场,这种传播力是传统媒体难以望其项背的。

  记者微博又是记者与网民即时互动的一个重要交流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记者可以和一个个“有名有姓”的网民即时交流,搜集网民的反应,了解他们对报道和观点有什么样的看法和评价、网民还想知道些什么,使下一步的报道更有针对性。同时,记者与粉丝在互动中,容易产生强烈的共鸣,双方都对某一话题有着共同的兴趣,粉丝往往会成为重要的消息源,提供很多价值很高的报道线索,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是传统媒体无法提供的。

  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更为轻松和随意,更能充分展示出记者的个人风格,有利于记者的个性化发挥,这一点对记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记者黄庭满 庞晓华 主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