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科技  前端

美国为什么没有“读书无用论”?

  在美国,人们应该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但这种共识也遭到过冲击——100多年前,人们嘲笑当时学院教育的刻板;经济危机时,就业压力让人们对大学的期待有所调整——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从来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

  “学院的学生们……试图掌握已经死去的语言,就商业事务而言,这种知识根本就不适应这个星球。”1889年钢铁大王安德鲁·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旧式学院在存续两个多世纪后的尴尬。

  1636年,北美马萨诸塞湾殖民地,35个毕业于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的人拷贝母校模式建立了哈佛学院(现为哈佛大学),迈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步。加上随后建立的耶鲁学院(现为耶鲁大学)、新泽西学院(现为普林斯顿大学)、国王学院(现为哥伦比亚大学)等,统称九大学院。旧式学院以欧洲大学为蓝本,依附于教会,教授拉丁语、希腊语、数学,以及一点哲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年轻人成为神职人员和公职人员。尽管学院收费低廉,绝大多数家庭仍负担不起,孩子们通常帮家里经营农场、做生意。

  而且只要不当牧师,对于行业如手工业、农业、贸易,乃至律师和医生等,当学徒才是找工作的正道。到19世纪初,学院在校生全美也仅约千人,且均为白人男性。1869年,达到6.1万人,有部分女生和少数非裔。在校生占18岁青年人口约2%,到1900年才上升为4%。课堂上要求学生朗读古文、翻译并解释其文法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延续两个世纪后,毫无变化。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学者劳伦斯·维赛将之比喻为“只是一套智力体操”。学院希望通过这种智力训练培养学生的男子气概,即在勤奋地与希腊语、拉丁语文法艰苦搏斗之后,具有男子气概的毕业生将具备“精神的驯良与威严兼而有之”的气质。而普通人对学子的普遍印象则是,苍白的、戴眼镜的年轻人,非常瘦,有点多愁善感,有点憔悴。城市与商业精神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对职业的期望,很多年轻人一度相信,只要努力经商或从业,就能获得丰厚回报。学院毕业生的无形荣誉正逐渐褪去光芒。实用主义者通常蔑视“无用”的书本。

  斯坦利·霍尔是美国心理学先驱,1863年,19岁的霍尔被威廉姆斯学院录取后,试图向他的乡下伙伴隐瞒这件事,“但他们还是知道了,并且无情地嘲笑我”。很多人会带着怀疑的态度问:“比起待在家里、早点结婚,进学院难道会给他带来更多的财富、更高的社会地位或者更大的名气吗?”19世纪末的美国多数选民没读过大学,他们认为教授和学生都是精英主义者,敌视没受过教育的人。政客们发现,只要在演讲中反对学术,表态支持倾向于农民及其他下层群体的立法,就能赢得选票。劳伦斯·维赛在《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一书中提到一位叫本杰明·赖恩·蒂尔曼的政客,就曾在1890年代初竞选州长时允诺,要关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育系荣退教授、《美国高等教育通史》作者亚瑟·科恩说,政客竞选公职宣称要关停公立大学的现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这样的政客还包括乔治亚州的赫尔曼·塔尔梅奇,加利福尼亚州的罗纳德·里根。没有人实际上关停所在州的大学,但他们确实赢得了选举。”商界也喜欢尖刻地抨击高等教育的无用。1889年,除了本文开头的表态外,一位银行家甚至宣称绝不在办公室雇用学院毕业生。

  存续两百多年后,学院陷入严峻的困境。虽然美国人口不断增加,入学人数却基本不变。1870年代,全美人口增加23%,但20所“最古老的主要学院”的入学人数只增加了3.5%。1875年,美国全体议员中38%是学院毕业生,十年后这一比例降为约25%。后来成为康奈尔大学第二任校长的查尔斯·坎德尔·亚当斯干脆宣称:“长期以来被认为完成学业必需的培训已经日益失去人们的欢心了。”

  但即使人们如此质疑早期的学院教育,旧式学院对美国的贡献,仍然不可磨灭。整个殖民地时期,九大学院共培养近五千毕业生,极大影响了美国的建国历程。美国前六位总统中,两位亚当斯均毕业于哈佛,杰斐逊和门罗毕业于威廉玛丽学院,麦迪逊毕业于新泽西学院。以威廉玛丽学院为例,其毕业生中,就产生了会议第一任主席,一位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一位制宪会议代表,北美军几位高级军官,一位首席法官,一位马里兰总督,弗吉尼亚第一任总督和几位早期国会议员。

  56个美国独立宣言签署人中有25人是律师,55个制宪会议成员中有31人是律师;第一届29位国会参议员有10人是律师,第一批65位国会众议员有17人是律师。这些人中多数要么毕业于北美的学院,要么毕业于欧洲的大学。说美国是由少数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建立的,毫不夸张。

  人们对学院的抨击,不在于它曾经的辉煌,而在于当下的落伍。喜欢旧式教育的学生和教师越来越少。在饱受批评的同时,学院开始了转型、升级。更为实用的课程,包括农业、机械、工程、商业、新闻、教育等开始出现在课堂上。

  旧式学院哈佛、耶鲁等开始设立科学院、商学院、研究生院等,转型为现代大学。加上一批新成立的包括康奈尔大学(1869年成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876年成立)等学校,开始形成美国高等教育的顶尖梯队。而美国独创的两年制初级学院、社区学院,开设更为实用的职业培训课程,则填补了高等教育的前端空白,满足了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大学不再被认为是与世隔绝、脱离实际生活的地方,不再是大量出产书呆子的地方,而是培养了解真实生活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人的地方。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在一个学徒制已退出历史舞台,也不存在世袭贵族的国度,大学毕业证书越来越被看做是进入报酬优厚、受人尊敬的职业的许可证。

  越来越多人认识到,高等教育是他们向上的途径。一串高等教育注册学生数字足以说明一切:1870年6.3万,1945年167.7万,1975年1118.5万,1995年1426.2万。即便是在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尽管增速有所放缓,大学录取率也仍在增长。

  由于政府削减财政开支和校友等资助者的捐款减少,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手头都不那么宽裕了。很多私立大学转而提高学费以弥补资金缺口。学生们则转向学费负担较轻的公立大学,选择专业则避开不好找工作的建筑、工程、教育、企业管理等,而是选择宽泛的文科,以求在不稳定的就业市场拥有一些灵活应变的余地。

  大萧条时期有一首来自电影的流行歌曲,诉说一个勤工俭学读完了大学的年轻人,满腹经纶,却只能在加油站给顾客加油。80年后的2009年,人们多把2008年金融危机称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经济衰退引发的就业困难和学费增长导致的学贷压力,引起一些家长、学生和社会对大学是否还值得一读的疑虑。

  2009年10月时,美国整体失业率接近10.2%,首当其冲的是16至24岁的青年群体,他们的失业率高达19.1%。2010年12月,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至少拥有学士学位的美国人群体,失业率已升至5.1%,是自1970年开始有相关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然而经济危机最水深火热的2009年,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高中毕业生大学录取率居然出现小幅提升,达到70.1%。

  “人们一个个丢了饭碗,读大学成为他们寄望找到新工作的替代选项”,萨拉·康利2009年正在一家社区大学读书,她的妈妈当时42岁,正准备进大学读书,“她认为大学学位会帮她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2009年的小高峰之后,高中毕业生大学录取率又小幅回落。对此,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校区高等教育学荣退教授乔治·D·库恩提示,“那些没有选择一毕业就进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很多人会在一两年后再去读大学。”

  “大学的价值确实遭到了质疑,就业市场变化也很快。年轻人等不及完成大学学业,期望着快点找到高薪职位。”失业与不充分就业(专业不对口、学无所用)的阴影仍挥之不去。盖洛普今年9月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7%受访者说他们的工作不要求学士及以上学位,且这一比例自2005年以来一直未变。

  该机构2010年3月一项调查也揭示了更为真实的现实,没有高中文凭的人不充分就业率比高中生高50%,是大学生的三倍、研究生的四倍。高中生则是大学生的两倍。该调查直陈“教育可以减少不充分就业,受过更好教育的美国人更容易得到全职”。即使人们在重新评估大学教育的价值,乔治·D·库恩仍否定了“读书无用论”在美国的存在——过去五年的经济衰退,尤其是对大学毕业生来说,确实很艰难。但美国的父母及其他人总体上还是认同大学学位是一个正确的长期投资。“大学不能保证一个高薪的好工作,但不读大学却是一个高风险的选择。未来会更优待那些受过更多教育而非更少教育的人,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更偏好那些拥有终生学习能力的人。”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育系荣退教授、《美国高等教育通史》作者亚瑟·科恩说得更具体:“尽管一些职位不要求学位,但这些工作仍基于一些通用的知识和特质:计算和语文素养、合作的风度、责任感、机敏的反应,乃至恰当的着装与举止,即所谓的‘软技能’,这些通常都是在大学习得的。对雇主来说,这些积极的态度和观念比任何高等教育证书都重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