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科技  未来

未来30年综合立体交通网蓝图将出

  交通强国建设新征程开启,综合立体交通网是重头戏之一。在9月24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表示,《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是总统领、总要求,在其指导下,下一步将编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下称《纲要》),对未来的发展有更进一步的描述,将涉及一些重大的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纲要》编制工作已经密集启动,这将是指导我国未来30年综合交通发展的顶层设计。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最高层次的空间网络,强调各种交通方式的统筹规划、立体互联,将加快推进国际航空枢纽、铁路专用线等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交通基建获得中长期支撑,智慧交通、共享交通等多个行业迎来利好。

  近日,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其首要任务便是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形成广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构筑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作为指导综合交通网络布局的“总规划”,《纲要》从今年4月份就正式启动编制工作,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邮政等各种运输方式,旨在提出未来30年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总体要求、规划目标、规模结构、布局方案和保障措施,为阐明国家战略意图、优化资源配置、布局重大工程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过去各种交通方式是相对独立发展,此次则是整体规划、协调管理,各种运输方式的立体互联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以充分发挥它们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欧国立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指标框架》,交通网的规模既要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不致过度超前造成浪费;同时,要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宜空则空,切实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合效率和规模效益,实现各方式间顺畅衔接转换;此外,要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绿色集约。值得注意的是,交通网规划建设还应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强化交通债务风险防控,提高用户经济可负担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据了解,近期江苏、四川、安徽、浙江、湖北等多地的编制工作也密集启动、稳步推进。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章义表示,将结合编制《纲要》安徽篇,全方位补齐高速公路、航空、港口等发展短板,着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也是我们国家关键的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建设交通强国铁路更应率先实现现代化。”国家铁路局副局长于春孝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据他透露,在基础设施布局方面,将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铁路网络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优化运输结构,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物流园区、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等“公转铁”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有序转移。

  与此同时,“十三五”以来,中国民航局积极推进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世界级机场群的建设,会同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制定实施了乌鲁木齐、昆明、哈尔滨、成都、重庆五个国际航空枢纽,以及郑州国际航空货运的战略规划。现在正在推进西安、北京“双枢纽”战略规划的编制。

  中国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表示,面向未来,还将站在“大交通”的角度,加强互联互通,坚持全球视野,站在服务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高度,以世界级的机场群和国际航空枢纽为核心,构建多向立体、内联外通、覆盖全球的快速运输通道。

  各地也在加快布局。四川表示加强与国家编制组的沟通,争取将更多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国家规划。未来将加快构建以“四向八廊五枢纽”为主骨架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推动民用航空强枢纽、铁路发展提速度、公路网络上档次、内河航运扩能力。其中,预计2035年左右,省内将实现县级节点高速公路全覆盖,实现“县县通高速”,全面建成全省高速公路网。

  江苏提出着力推进铁水联运、公水联运、公铁联运,推动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融合、无缝对接,形成公铁水空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江苏省委娄勤俭在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加快推进重大交通项目,继续加大铁路补短板力度,突出抓好过江通道建设,优化提升水运功能。

  叠加政策与资金的利好,交通基建板块被认为正处于投资的风口,并带动智慧交通、共享交通等行业实现更好的发展,车联网、自动驾驶甚至5G等相关概念股将继续获得市场资金青睐。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认为,交通强国中长期支撑基建,强调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更注重系统性、协调性、高质量等方面,且兼顾东部加密与中西部补短板,将利好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城市群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同时亦是近期逆周期调节的延续,有望强化地方政府的投资意愿。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陈祥判断,未来3年国家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或将稳定在8000亿元以上。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刘兰程指出,资本市场方面或有表现,主要围绕绿色交通、消费交通两条主线,物流、航空、机场、高速公路子行业利好;同时受民生关注的环保因素,促进加快发展绿色交通,利好新能源汽车、慢行交通板块。山西证券分析师李欣谢则看好智慧交通、智能驾驶,认为其商业化落地将加速。

  欧国立建议,在用户出行方面,鼓励各类平台型企业为旅客提供个性化、“门到门”的一体化出行解决方案,推动出行、旅游、住宿、餐饮、娱乐等领域跨界融合,使出行更便捷。提供即时响应、按需获取、随需而变的出行服务,提高乘客出行满足感,从而建设更良好的交通生态。

  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李开逐认为,当前共享出行行业正逐步走向新的细分领域、新的业态模式和新趋势的前沿应用。

  目前多地已然瞄准这些市场。浙江省将围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联动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等重点举措;围绕智能交通发展,加快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围绕交通业态模式创新,着力培育万亿元综合交通产业。(记者 王璐 实习生 俞卜丹)

  8月9日,来自中国、越南、尼日利亚、也门等国的摄影师和留学生,在澜沧江昂赛大峡谷体验漂流。

  2022年8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选手在那达慕大会上参加射箭比赛。日前,兴安盟那达慕正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草原举行。本届那达慕大会期间将举办诗歌那达慕、传统美食那达慕、音乐那达慕以及、射箭、搏克比赛等活动。

  2022年8月8日,在重庆万盛经开区南桐镇金兰坝村,青山绿野与金稻田和鱼塘相互映衬,田野的线条在稻田中穿梭,美不胜收。近年来,当地加快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修复,将绿色还给矿山,昔日采煤沉陷区,今日放眼满山绿。

  近几年,青海省不断加大投入和保护治理力度,持续推进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显著提升,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休闲。

  随着暑期到来,天台山进入旅游旺季,当地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挖掘提升太阳文化资源,聚力打响日照太阳文化品牌。

  暑假期间,东港区充分发挥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作用,招募老师、志愿者等深入到268个乡村书屋,为学生开展各类教育服务,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

  四川省华蓥市禄市镇姚家塝村在灼灼其华的紫薇花和翻着金浪的水稻点缀下,恰似一幅恢宏绚丽的锦绣画卷。

  2022年8月3日,由中铁十一局施工的湖北省襄阳市环线提速改造工程跨襄阳北编组站大桥T3主墩顺利实现转体。

  近年来,该县大力推广蜜蜂养殖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蜂农的发展模式,形成了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2022年7月29日,河南省三门峡市西闫乡东吕店村农民为铁棍山药进行管护作业。盛夏时节,豫西大地黄河南岸广袤的田野里,红薯、铁棍山药、葡中药材等农作物长势喜人,农民们正抢抓农时进行管护作业,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

  2022年7月28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钦工镇条沿村1500亩梨园内,脆甜可口的翠冠梨挂满枝头,农户们忙着采摘、装箱、运输,呈现一片繁忙的丰收美景。今年夏天持续高温,市场行情看好,预计全村梨子总销售超千万元,人均增收超2000元。

  2022年7月26日,辽宁省沈阳市30余位小学生在辽宁猎鹰国防教育基地参加暑期国防教育夏令营活动。八一建军节前夕,学生们通过军事拓展项目训练,培养自主独立的生活习惯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同时增强了学生们的国防意识。

  湖南张家界市武陵源景区天子山索道工作人员对索道运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该景区在做好疫情防控、预约游览等服务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加大对景区内高空客运索道的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保障高温天气下旅游接待安全。

  2022年7月24日,河北省遵化市团瓢庄乡山里各庄村在废弃尾矿上修建的景区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2022年7月22日,江苏省宿迁市宿迁印象·袁家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跑驴(丁嘴跑驴)非遗传承人在为游人表演

  2022年7月2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道龙胜村小山漾淡水珍珠养殖基地,养殖户在采收珍珠蚌。

  2022年7月18日,有着“天鹅之城”美誉之称的河南省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湖面上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白云城市相连接,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2022年7月17日在江苏启东中远海运海工码头拍摄的世界首艘3000吨级自升式风电安装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