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科技  移动

国科大本科生9个月设计出64位RISC-V处理器芯片

,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于7月25日公布了首期“一生一芯”计划成果——在国内首次以流片为目标,由五位2016级本科生主导完成一款64位RISC-V处理器SoC芯片设计并实现流片,芯片能成功运行Linux操作系统以及学生自己编写的国科大教学操作系统UCAS-Core。

据披露,该款处理器SoC芯片名为“果壳(NutShell)”,于去年12月19日完成设计,并基于中芯国际110nm工艺完成投片。

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孙凝晖院士指出,处理器芯片被公认为芯片产业皇冠上的明珠,设计复杂度高、难度大。我国处理器芯片设计人才严重紧缺,如何加快此类人才的培养规模与培养速度,是我国迫在眉睫的难题。针对处理器设计人才危机,国科大于2019年8月启动了“一生一芯”计划,目标是通过让本科生设计处理器芯片并完成流片,培养具有扎实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处理器芯片设计人才。

孙凝晖院士发布“一生一芯”计划成果

经过9个月的努力,由国科大2016级计算机学院本科生金越、王华强、王凯帆、张林隽和张紫飞等五位同学参与的首期“一生一芯”计划取得圆满成功,五位本科生实现带着自己设计的处理器芯片毕业这一目标。

孙凝晖表示,“一生一芯”计划的愿景目标是在国科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国辐射,帮助更多高校形成从处理器芯片设计到流片并运行操作系统的实践课程,提高我国处理器芯片设计人才培养规模(“多”),缩短人才从培养阶段到投入科研与产业一线的周期(“快”),力争实现3年后在全国每年能培养500名学生,5年后实现每年培养1000名学生,10年达到每年培养1万名学生。(校对/Candy)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