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络科技  移动

智能手表纷纷涌入健康赛道,与专业诊断的距离还有多远?

报道,近年来,苹果、三星,以及华米OV等手机大厂布局可穿戴设备的步伐明显加速,其中智能手表大力进军健康领域则成为了经济发展下大众健康意识提升的象征,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缩影,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后,健康预防及检测更是再次走入大众视野。

Global Market Monitor调查显示,在智能手表的功能中,多数用户对于健康检测的关注度远超通话、视频、定位等功能,更有超过七成的消费者在选购时,会优先考虑产品健康检测功能的完整性。然而,市面上具备血氧、心率、睡眠监测等健康功能的智能手表,能否真正代替医疗检测,其数据的准确性又有多高?

手机品牌涌入健康赛道

据Counterpoint报告显示,2021年Q2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7%,从厂商排名来看,苹果以27%的市场份额稳坐头把交椅,华为以9.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不过华为也是TOP5厂商中出货量唯一下滑的公司;排在第三位的是市场份额7.6%的三星,得益于Galaxy Watch 3和Watch Active 2的普及,三星出货量同比大增43%。此外,IMOO和Garmin分别以6.0%和5.8%的市场份额排在第四和第五位。

有分析师指出,Apple Watch在全球智能手表用户中占据着最大份额,而美国仍是苹果手表的主要市场,配售率达到近30%。

在Apple Watch赚得盆满钵满之际,越来越多的手机品牌和OEM厂商也纷纷入局智能手表市场。

11月17日,在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发布了全新智能穿戴产品WATCH GT 3,在健康监测方面,该款产品搭配 Truseen™5.0+,提供全天候心率、睡眠等多维度健康管理,还支持全天候血氧监测,后续升级支持高原血氧监测,同时华为还加入健康三叶草功能帮助用户养成健康习惯。

10月12日,华米科技推出智能手表Amazfit GTR 3和GTS 3系列,可测量心率、血氧、压力和呼吸速率,支持房颤心律失常自动甄别、夜间睡眠质量分析、零星小睡记录等健康功能。

9月27日,支持双频 GPS、全天候血氧检测、睡眠、心率监测和女性健康的小米Watch Color 2发布。

此外,市面上已发布的智能手表品牌还包括三星、OPPO、vivo、荣耀、魅族、realme、佳明、Amazfit、小天才等。而在功能上,目前已知的智能手表均已具备实时收发信息/来电、上网、快捷支付、娱乐以及运动和健康等功能,在健康领域,主要是支持血氧、心率、睡眠监测等功能。

产业链人士认为,在同等价位的产品中,基本功能的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而个体差异化却并不明显。进一步来说,尽管主流智能手表涵盖的基本健康功能都很相似且全面,但数据和算法的准确度仍有待提升,目前得出的数据也仅供参考,并不具备医学依据。

“专业测量”还是“仅供参考”?

既然无法和专业医疗检测设备媲美,那么手机品牌厂商为何仍乐此不疲的不断探索健康领域?最终数据究竟与专业诊断的距离有多远?

如果将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作为智能手机功能或屏幕的拓展,这无疑将大大增强用户体验和使用的便携性,而健康功能更是赋予了可穿戴产品实际性意义,也给了消费者“非买不可”的理由。如今,做到对心率、睡眠等指标检测几乎是所有智能手表、甚至是智能手环的标配,在检测到用户的体征数据后,再上传至大数据平台进行整理,最后分析得出结果,并出具健康评估报告。

不过,观察市场发现,品牌商显然并不满足于“人人都有”的功能,纷纷开始向血压、血糖等更复杂、更专业化的功能迈进。事实上,随时贴身携带并可收集体征数据的特征,也的确让智能手表成为了最适合进军个人健康领域的电子设备载体。

具体来看,三星2020年发布的Galaxy Watch 3已支持血压和心电图监测;华为HUAWEI WATCH 3系列搭载了血糖检测功能,不过并不能直接测量,还需购买第三方带有微创式传感器的血糖仪。2020年9月OPPO推出的OPPO Watch ECG,获得了M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认证,支持专业级心脏守护。

除了向健康功能的纵深探索,智能手表品牌商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也日益频繁。

11月22日,华米科技宣布,旗下智能手表Amazfit跃我GTR3 Pro正式上线血压筛查研究项目,项目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联合开展;OPPO则宣布与阜外医院共同开展《高血压防控研究》,旨在通过医学结合OPPO的智能硬件和移动应用对高血压人群提供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

前段时间,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在微博发文称,华为首款可以测量血压的智能手表已通过医疗器械注册检验,下一步将联合专业医疗机构开启注册临床试验,预计在下半年将正式上市。不过,如文章开始时所述,华为此次的发布会上并未出现该款产品。

无论是血糖还是血压监测,从目前已发布的智能手表来看,依旧受限于额外设备,实现完整功能均需配备第三方仪器使用或校准。同时,相比专业检测设备,智能手表较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例如信号干扰、设备未能紧密贴合皮肤、电量等因素,致使数据结果出现偏差。

随着智能手表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还包括数据隐私及安全、检测结果偏差、医疗机构认证、用户心理接受和信任度等问题,正因如此,“本品非医疗器械,测量数据和结果仅供参考,不可用于任何医疗相关用途。”这句话依旧出现在智能手表说明书或详情页中,而这也反映出现时智能手表发力健康医疗领域的掣肘仍在。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技术推动以及市场的激烈竞争下,各行业间的边界正日益打破,开放、多元的协同合作始终是长期议题。未来,包括智能手表在内的可穿戴类产品依旧是心血管等疾病早期诊断发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尽早发现并实时监测都将成为该产品未来发展的技术趋势。(校对/日新)

免费在线看电影 http://www.xinzhiliao.com/rq/nanxing/22420.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老大嫁作三人妇,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绵阳玻璃钢化粪池,
  • 编辑:唐志钢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