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科技  移动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年号码随便挑他偏偏挑选了这个号码

  那么,你知道中国第一位拥有“大哥大”的人是什么人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移动电话,又是什么时候正式进入市场的呢?

  不过,使用bb机的前提是自己还必须要有一部固定电话,人们通过bb机进行留言,提醒对方给自己回电话。

  这名商人名叫徐峰,他是一位很有商业头脑的人。在改革开放初期,年仅22岁的他,就从香港只身来到广州创业。

  因为他主打的是高档海鲜,而决定能让餐馆生意开的红火的因素:海货是否新鲜,食材是否足够高档,却也让他焦头烂额。

  因为固定电话并不能够联系到一直在海上漂泊的渔民,徐峰每一次都需要自己走到邮局去拍电报,然后再等回信。

  抱着“如果自己能够拥有这样一部移动电话,那他就可以随时联系到那些渔民,就能够第一时间以最实惠的价格,获取新鲜的食材了”的想法。

  11月21日,得知这一消息后的徐峰激动不已,他忙不迭地去邮局咨询有关于“大哥大”出售的事情。

  得到领导肯定的答复之后,工作人员又给他拿了一张完全手写的“广州地区移动电话申请表”,让徐峰领选号码。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数字,徐峰对此给出的解释是:“88”谐音就是“发发”,对于生意人来说是极好的兆头。

  后来根据了解,在当时,一部“大哥大”手机竟需要12000元,在这个基础上另外还要再添加6000元的安装费以及150元的月租费。

  他会亲自跑到沿海的渔民那里去收购海货,然后用“大哥大”联系自己住所的座机,来确定当日的订单。

  后来,徐峰的海鲜饭店做大之后,他趁势进军餐饮企业,开办酒店,将当初小小的饭店发展成为了“南海渔村集团有限公司”。

  后来,因为他的成就以及他与中国首部“大哥大”之间的缘分,他成为了中央视电视台报道“中国四十年四十个第一”当中的之一了。

  受限于当时通信技术不发达,许多“大哥大”在打电话的时候,还必须要把顶端的小天线拔出来,而且需要不停地移动,寻找信号良好的位置。

  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影片中,经常能看到有老板模样的人,在街头拿着大哥大高声呼喊。

  而事实上,除了要做特殊生意的人,如徐峰这样讲究时效的生意人的确需要之外,“大哥大”对于当时大部分的国人来说,用处还是很小的。

  而小有资产的普通人,一般就只会准备一个bb机,一旦接到了bb机留言呼叫,他们就会就近找一个座机回电话。

  而且由于bb机数量太多,时常会发生一个人的机子响了,周围好几个人都在查看自己的是否有人在呼叫自己。

  单从实用性上,受限于社会整体环境,大哥大其实要略微逊色于bb机,但是架不住“大哥大”,已经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第一种,是源于大哥大最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的时候,经常是在香港的警匪电影中被老板和大哥拿着,这些人在香港的外号一般都是“大哥大”。

  我们目前已经无法考证这些说法的真实性,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当时人们对这部“大哥大”的追捧。

  在那个时期,因为拥有大哥大的是少数人,所以如果他们购买的“大哥大”出现了什么问题,都可以联系专业的通信人员上门维修。

  随着时间的发展,从徐峰第一次拿起“大哥大”开始,不到10年的时间,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GSM网络,我国的GSM数字电线G时代。

  它的附属产品“大哥大”也逐渐被新的手机市场所取代,取代它的的是摩托罗拉公司豪掷1亿开发出的“小灵通”。

  在现在,徐峰已经不再需要“大哥大”了,但他依然将自己的首部电话完好的收藏在了自己的家里,时不时的还要拿出来看看。

  简单的网页和简单的网络通讯雏形等等新的一些通讯的方式,“诺基亚7110”是当时第一款支持WAP的手机。

  崭新的GSM移动信息系统出现了,随着摩托罗拉被踢出局,诺基亚、爱立信等厂商成为了市场上的主流。

  我们熟悉的翻盖手机和最初的贪吃蛇开始出现,“硬汉王”诺基亚是一代人的青春,“诺基亚砸核桃”至今仍然是一个流行的热梗。

  触屏手机、防水手机、大屏幕手机、手机摄像头等等,这些我们如今使用的手机功能的雏形,也都是在那个年代发展起来的。

  纵观整个手机的发展历史,从最原始的大哥大时代对基本语音的需求,到2G时代数字手机可以上网、QQ聊天、发送文字、图片。

  到后来的3G时代,已经不仅可以语音通话,还可以看视频,同时也催生出了高速上网的智能手机,视频也变成了高清。

  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手机的演变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休闲娱乐的方式也几乎和手机成为了挂钩,

  在远古的游猎活动中,人类的祖先就会通过在特定的地区留下壁画、图案和自己部落的人民以及周边部落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

  当社会从原始社会步入奴隶社会时,人类又开始将语言刻在竹简、陶器、金属乃至骨头上,尽可能广泛的将语言信息进行传播。

  除此之外,还有烽火台,等无需言语约定俗成的信号,历史上著名的“烽火戏诸侯”,便是用各地用烽火来向君王传递战事军情用的。

  在历史上,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描绘的就是唐玄宗通过各地驿站,为杨贵妃运来岭南荔枝的故事。

  这里面,许多的传递方式直到现在还在被人使用。如现代指挥时所使用的手语、航海中依然使用的旗语。

  这些通信方式基本依靠人的视觉与听觉,在传播距离和时间上有着很大的不便,只有在特定领域,为此还需要使用这些天然加密的信息传递方式。

  但人类的创造力是无穷的,19世纪中叶,随着电磁波被发现,电报电线日,美国科学家萨缪尔·莫尔斯试验成功世界上第一份电报。

  当它在华盛顿的国会大厦联邦法院最高会议厅内,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时,时间与空间之间的距离从此被打破。

  众多国家媒体争先报道,人类的通信领域产生了性的变更。神话传说里的“千里眼”,“顺风耳”为了现实,也由此拉开了手机发展的帷幕。

  而无论是手机从笨重变得轻巧,还是从基本的打电话通信到如今的高速上网,从“大哥大”的昂贵价格,到如今手机走入寻常百姓家,都可以展现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活在当下的我们也很幸运,可以在和平友好的年代、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享受着科技给生活所带来的方便与进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