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技术

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农村社区银行发展网络技术开发公司

曾刚:社区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的重要构成。社区集群中居民与小微企业消费经营活跃,对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迫切,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应抓住城镇化、社区化机遇,积极进行战略布局,推进社区银行建设。

记者: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开展农村社区银行服务的和面对的客户群体也有所不同,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

二是现行监管措施大都针对传统业务模式,对新技术广泛使用以及新业务模式创新的考虑并不充分。这既可能对农村社区银行服务的创新形成阻碍,也有可能遗漏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新风险源,造成潜在风险的积累。对此,应加管创新的力度,健全差异化的监管体系。在集中统一的监管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农村金融的创新实践,适时调整和完善相关监管政策,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为农村社区银行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

从理论上讲,成本问题(包括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始终都是困扰社区银行发展的首要障碍。如何通过创新来全面提升对本地区客户的服务能力,是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挑战。农村金融机构在开展社区银行服务过程中,一是要注意优化网点布设,根据当地人口数量、分布情况进行网点布设,提供电子银行、业务咨询、农户贷款受理调查、理财等全面的金融服务,使之成为农民服务的金融便利店;二是对传统物理网点和自助银行进行提升,借助社区各类平台,全面参与并融入社区商圈、社区活动和居民生活,提高客户忠诚度。

记者:在低收入和偏远地区,开设分支机构、投放ATM以及雇佣员工,涉及较大的固定成本支出,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曾刚:总体来看,互联网对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全面渗透,为普惠金融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构建富有特色的“三农”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社区银行服务内涵和外延都将得到极大的拓展。但需要看到的是,在利用新技术、新模式的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障碍,需要在未来逐步加以解决。

然而,相对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依然滞后,普惠金融、社区银行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待提高。与城市相比,农村社区银行服务具有哪些特点、采取何种模式?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又将为农村金融机构开展社区银行服务带来怎样的机遇和创新空间?围绕这些热点话题,记者日前采访了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

一是广大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普及还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某些产品和服务创新尚不具备大范围全面推广的条件。农村金融机构应配合国家信息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结合区域经济总体情况、网络基础设施及农民认知程度,在服务模式、客户拓展、终端设备、产品推广等方面采取区别对待、逐步推进的策略。

近年来,金融机构对开展社区银行服务的热情有增无减,各种形式的社区银行网点、金融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广大乡村,各地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加入这一热潮,积极开展社区银行服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与物理网点相比,电子银行渠道在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而且服务提供也更高效和安全。在广大农村地区,尽管电子银行替代率相对城市较低,但增长趋势更为明显。农村金融机构应通过创新工具和产品,增加服务点现金汇款功能,完善转账汇款,丰富代理缴费功能,全面开通服务点跨行支付业务,推广农户贷款自助、理财等功能,为农民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普惠金融服务。此外,还应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与本地税务、社保、医保、公用事业等部门进行信息沟通,以获得客户度的信息,对其行为、风险进行更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黏性。

需要指出的是,以现有的监管标准衡量,银行代理模式在一些方面不符合银行风险控制的要求,监管层对其继续保持宽容,根据实践的反馈,再逐步对代理服务网点风险管理、反洗钱/恐怖融资具体监管(交易上限、身份核实与实名制管理、账户管理等)、金融消费者等做出具体。

记者:近年来,不少农村金融机构在社区银行服务方面进行了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您看来,社区银行的发展前景如何?在农村开展社区银行服务应注意哪些问题?

2010年9月,印度央行(RBI)采取了重大措施以使银行能够扩展无银行网点的银行网络模式,这项措施允许银行与移动通信运营商、石油公司等拥有广泛网络的盈利机构的合作,使它们代表银行建立并管理现金支取网络。在国内,已经有一些银行采用了这种代理网点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曾刚:金融机构一味追求物理网点的全覆盖,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不具可持续性。也因为此,在国际实践中,一些银行不需要通过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模式来最小化固定成本,这种经营模式将小额的交易从银行营业厅转到当地的零售店,在如电话亭、加油站以及商店中,由商家注册新的账户并将消费者的现金转换成电子记账形态,反之亦然。不需要分支机构的银行经营模式将银行的固定成本(如网点、ATM、职工薪酬)转变成了银行的可变成本(基于交易额向商家支付的手续费),这就能很好地降低建立一个交易网点所要求的收入门槛。

加快服务农村地区的电子银行渠道建设,并将电子渠道与农村用户的经济、生活紧密关联,应是未来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突破方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