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资讯  热点

新媒:“粉发女孩”事件凸显网暴治理难题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月21日报道,24岁的杭州女孩郑灵华据报因抑郁去世,过去两天引发了中国喧哗,不少人认为,这个去年因一头粉色头发成为焦点的“95后”可怜女孩,死于冷酷又无情的网络暴力。

  这一切,要回到2022年7月。当时,郑灵华获保研到梦寐以求的华东师范大学后,连录取通知书都没舍得拆,便来到医院向挚爱的爷爷报喜。

  随后,郑灵华拍下照片和视频,并发到网上分享这份喜悦。据网传的照片,她留着粉色长发,脸带笑容与躺在病床上的爷爷交谈,爷爷手里还拿着录取通知书。殊不知,这竟然成了她一生的梦魇。

  郑灵华的照片被盗用了,而且还被人恶意大量转发,比如有营销号搬了她的图,编出“专升本”的故事,卖起了课。许多人也针对她的粉色头发,对她进行辱骂。还有人攻击她爷爷。

  这突如其来的网络暴力迅速包围了郑灵华,也给了她的心灵一记重拳。在经历了无止境的谩骂、羞辱等人身攻击后,她不幸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终,一个鲜活的生命随风而逝。

  在微博上,许多网民也对她的不幸遭遇感到悲伤:“那些脱口而出的偏见、嘲讽、羞辱,都化作了利剑,一次次扎在了女孩心上,真是心疼。”也有人批评,那些言语霸凌郑灵华的网民是“不折不扣的杀人犯”,并呼吁“网暴入刑”。

  对于网暴事件,澎湃新闻发表评论文章说,一次又一次的悲剧,展示着网暴的巨大杀伤力。那些操纵键盘的手指,频频化为出鞘的刀剑,刺向无辜的受害者。心理上的伤害看不到鲜血,却同样致命。但要追究网暴者的责任,却难上加难。

  关于网络暴力治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社会问题往往是依循着信息传播逻辑产生和发展的,平台不妨层层削弱负面评价对被网暴者的不利影响。

  在用户单独发布信息阶段,平台应当设置自动化审核和人工审核机制,对于明显存在恶语相向、措辞极端化的信息进行筛查;在内容出现短时间热度上升时,平台主动评估是否存在发生网暴事件的可能性,删除和屏蔽相关评论信息;在发生网络暴力事件时,除删除、屏蔽、关闭评论区外,应当在评论区以弹窗等形式提醒用户理性评论;在网络暴力事件处理之后,平台应当回溯判断是否存在主动挑起集体情绪对立的“”,采取弹窗警告、注销账号等措施,涉嫌违法犯罪的,将相关信息提交至监管机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