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移动互联

揭秘互联网数据乱象:数据到“花刺子模2016年4月1日

从正常的逻辑来看,数据不会说话也不会,但如果背后传递数据消息的人将抛出的数据修饰包装过度,往往就会演变成互联网行业的“花剌子模”事件。从不的数据到“花刺子模”,这背后有哪些原因?

我们从打车行业盘点起。早在2014,滴滴(当时还名为“嘀嘀打车”)迅速发展,当年年初嘀嘀打车公布了与微信支付合作后成绩单数据,从2014年1月10日至2月9日,嘀嘀总微信支付订单约为2100万单。然而,在当年的2月7日,晨报记者收到腾讯的数据却显示:从1月10日起至今,嘀嘀打车微信支付订单总量突破500万单。业界质疑其数据:2月7日到2月9日,从500万单增长到2100万单数据存在太大水分。当时腾讯公关部表示,2月7日发布的数据是从1月10日到1月26日,由于表述方式不够明确,引发了歧义和困惑。而在当时,打车行业涌进来的投资机构越来越多,砸广告、疯狂补贴抬高估值成了打车行业的一个共同的现象。日均订单等数据开始成为投资人衡量打车行业前景的重要指标。

互联网数据自说自话盘点:多数源于竞争加剧或融资困局下的焦虑心态流露

我们再看电商与O2O行业。猫眼去年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2015年 7月其电影单月交易额高达22亿。而据国家电影资金办的数据显示,2015年7月中国电影票房高达54.9亿元,46%来自电商票务,约为25.3亿元。这约25.3亿的电商票务市场主要被美团、百度糯米、淘宝、格瓦拉、微信、大众点评等产品所瓜分。按照猫眼数据显示,如果仅猫眼就占22亿,其它票务电商共计仅有3.3亿。这样一换算,猫眼电影几乎独占九成,有业内人士当时慨叹:这是把百度糯米、淘宝电影、微信、大众点评、时光网、豆瓣网、网票网、格瓦拉和微票儿等电影在线售票平台当成了空气。当然这也与当时竞争白热化,财大气粗的BAT强势入局打响补贴战有关,猫眼电影早已感受到巨大压力。

最近两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竞争的加剧与互联网创业热潮涌起,宣传过猛与包装过度的行业数据时不时曝出,而基于某一产品领域的一哥之争也让数据乱象时而浮现,第三方数据由于统计口径的问题引发“不服”,导致厂商之间口水战频频开打的现象也屡屡发生。最近两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竞争的加剧与互联网创业热潮涌起,宣传过猛与包装过度的行业数据时不时曝出,而基于某一产品领域的一哥之争也让数据乱象时而浮现,第三方数据由于统计口径的问题引发“不服”,导致厂商之间口水战频频开打的现象也屡屡发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