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络资讯  行业

春节档消失了,影视行业还能翻身吗?

没人能想到,陪伴中国人二十几年的春节档会以这种形式“谢幕”。

1997年《甲方乙方》之后,春节档电影伴随着几乎每个中国人的新年。最近几年票房表现尤其好,从2016年的30.85亿元增至2019年58.59亿元,四年间增长了约一倍。 

但增长势头在2020年戛然而止。1月23日,7部贺岁片集体宣布撤档,择期再映。 

各大线上票务平台随之公布退票细则,所有撤档影片均可无条件全额退款,线下院线自1月24日起全部暂停营业。

春节档对于院线来说至关重要。根据猫眼数据,2019年、2018年、2017年春节档票房收入分别为58.59亿元、57.70亿元、34.20亿元,分别占到这三年国产电影总票房的14.2%、15.2%、11.4%,足见其重要性。

各大院线公司最近两年业绩本就不佳,春节档正是与其命运攸关的“救命药”,但到2月初,已经有院线开始批发转卖快到保质期的各种食品。

院线公司原本指望2020年春节档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如今却不得不面临停摆,前途多舛。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徐峥卖出版权给字节跳动,会掀起行业一片声讨。

影视公司需要继续在寒冬里煎熬,去思考观众究竟愿意在荧幕上欣赏到哪些电影;院线需要思考的是,行业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使得自己的经营出现如此下滑;而对观众而言,需要静静的等待疫情结束。

行业全面停摆,更需要我们驻足,去复盘过往的变迁,思考未来的发展。

撤档+停摆,雪上又加霜

疫情的蔓延,不仅使春节档票房打了水漂,还直接影响了上游制作端。

1月25日开始,横店影视城、象山影视城等多家影视基地相继闭园,全部剧组的拍摄活动停止,辖区内拍摄场景悉数关闭,包括了拍摄基地、外景拍摄基地和摄影棚等。

直接停机影响巨大,首当其冲的就是档期节奏全部乱套。

“扛得起票房的Cast(演员),他们档期是很满的。如果这部戏延迟开机,意味着就必须压缩拍摄时间,而如果不能开机,那可能Cast的这段档期可能就用不了了,就会影响这个项目整个的一切后续规划。”盛景嘉成主管合伙人王晓辉向亿欧透露。 

王晓辉介绍,制作方协调艺人档期情况复杂,往往需要付出很大代价,“重新安排、沟通交流,分人分项目分情况,有的能延档期有的不能延,还要看艺人下一步戏是什么,各种情况都会存在,这个过程有时会付出高昂成本。”王晓辉告诉亿欧。

剧组人员工资照发,租金照付,以及未知的“艺人成本”,让影视公司早已捉襟见肘的现金流更加困窘。“影视公司的现金流本就紧张,项目款不能够按时回收,就会影响到新影视项目的制作。”

王晓辉口中的“寒冬期”,是整个行业目前的写照。对于观众来说,则是曾经熟悉的明星逐渐淡出荧幕,莫名“过气”。

2020年1月22日,迪丽热巴主演的电视剧《三生三世枕上书》在腾讯视频独播,而她上一部播出电视剧,则是2018年6月的《一千零一夜》,时隔一年半。

一年的时间只播出了一部作品,迪丽热巴在2019年8月的一档综艺中道出了原因,这位当红明星说自己已经八个月没有拍戏了。

而在2013年到2017年,迪丽热巴4年无休,拍了20多部影视作品。

此一时,彼一时。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回忆,2018年影视行业就开始进入“寒冬期”,“最早2017年底,或者说2018年开头之后就全面下行了。”

导致迪丽热巴无戏可拍的“罪魁祸首”,是2017年开始的一系列“限薪令”。

2017年9月22日,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颁布了《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影视剧的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 70%。

一年后,2018年6月27日,中宣部、文旅部、国税总局、广电总局、国家电影局五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落实一年前颁布的意见。 

从“限薪令”开始,密集利空政策轮番出台,冲击着影视行业。

“2018年开始查偷漏税、规范票补、内容审查、终止企业IPO、不能上市运作……这个行业其实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王晓辉回忆说。

2018年6月初,影星范冰冰被曝出4天6000万元天价片酬,影视圈“大小合同”、“阴阳合同”等偷漏税潜规则,“影视大鳄”被查了个底朝天。

2018年10月2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有关工作的通知》,规定影视行业要自查自纠,有偷漏税情形的企业需要补缴自2016年以来两年的税款,若拒不纠正将依法被严肃处理。 

查偷漏税、补缴税款对于曾经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影视公司,直接意味着成本增加。

“2018年之前,部分影视公司本身,表面上的流水都是正常的,但核心业务有一些灰色地带,尤其是一些演员自己的工作室,收入有不规范等问题。查偷漏税导致这些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影响了投融资。”

不过在王晓辉看来,过去的影视行业的发展并不健康,政策纠偏有助于规范市场,只是长达两年的持续调控,让行业有些吃不消。

虚假繁荣已逝,但消费端潜力仍在

 “2018年之前,行业里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包括偷漏税、票补、偷票房、锁场,其中有很多的暗箱操作。”王晓辉告诉亿欧。

 偷票房就是典型暗箱操作,手法繁多,颇具花样。

其中之一就是线下影院与影视公司串谋,播放A电影的场次,影院给观众B电影的票,将票房从A电影转移至B电影。

有时,线下影院还可以更隐晦,将票房侵吞。

影院把已经作废的电影票或者手写票当作入场凭证,不做线上记录,这笔本应该属于票房的收入就会被转移到影院;还可以只打影厅号,不打片名,将票款转移到影院。或者干脆两套系统出票,将记账系统和报账系统分开,实现偷票房。

偷票房的行径屡有曝光,2015年,就曝出当年几部“火爆”的电影以偷换票、手写票的方式被偷票房。

显然,这种行为抹杀了好作品和差作品的差异,伤害了优秀影视剧创作者的积极性。

“政府做一些规范举动也是有必要的,不然这个行业按以前的不良的那种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自己把自己搞死!”王晓辉对此批评到。

2017年3月1日,《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生效,规定不得虚报或瞒报票房收入,在一些情况下,针对违规者的罚款可以高达违法收入的五倍。同年3月,全国326家电影院因“偷票房”而被处以巨额罚单。

除了偷票房,还有另一种制片方作弊的方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