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络科技  未来

到底该不该救楼市?

大疫之下,20多个城市紧急推出楼市“救市”新政。

这符合我在《复工复产开始了,经济恢复有多难?》的预测:“疫情后,地方政府放松房地产调控的可能性增大,会出台政策刺激地产保增长。”

只是各地救市之急切、行动之迅速、花样之丰富、加杠杆之凶猛,令人眼花缭乱。

如河南驻马店下调首付比,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从30%下降到20%,这相当于将购房的杠杆放大到了五倍。

浙商银行也放大了购房杠杆,将非“限购”城市的首套房首付比从原来的三成调降至二成。

如苏州的土地新规,取消现房销售和封顶销售的限制,试图促进地产商快速“回血”。

这种加杠杆的楼市宽松政策,在去年是万万不敢出台的。毕竟,守住高首付比是中国防控楼市风险的关键政策。

又如湖南衡阳用财政补贴楼市,购买新房和存量住房,所缴契税税率为1%的,由市财政按所交契税对购房人予以全额补贴;税率1.5%的,补贴2/3;税率2%及以上的,补贴50%。另外,新房项目地下车位首次出售的,财政补贴1000元/人。

还有浙江杭州抢人才、救楼市两不误,A类高层次人才最高可享受住房补贴800万,B、C、D类人才分别给予2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购房补贴等。

这种直接补贴楼市、补贴高层次人才的做法,令人感到困惑:财政税收到底该用在何地?救助穷人,还是补贴精英?补贴购房者、开发商,还是无立锥之地的穷人?

本文以疫情之下的楼市新政为切入点,分析疫情对楼市的冲击,政府该不该救楼市,以及公共政策该如何合理“救市”。

本文逻辑:

一、疫情对地产的冲击

二、到底该不该救楼市

三、政府应该如何救市

(注:正文9000字,阅读时间约35分钟,可先阅读,并与好友分享)

疫情对地产的冲击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新冠疫情是一次突发的现金流“事故”。

疫情信息公开后,房地产销售、建设、投资及土地拍卖全面停止,房地产的韧性备受考验。疫情中断了房企高周转,现金流压力大增及负债率上升。

疫情对楼市的打击,“颗粒无收”事小,终结高周转事大。

近些年,中国房地产已演化为一种高周转、高杠杆的金融项目。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高周转对房地产的重要性,高周转可以说是大型开发商的“生命线”。

高周转模式,极限压缩从拿地、建设、去化到资金回笼整个周期时间。开始是万科提出来的,即万科5986高周转模式:拿地5个月即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八成,六成产品必须是住宅。

后来,因担心施工安全及房屋质量,万科放弃了高周转模式。但是,碧桂园继承了这一模式,并在近些年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碧桂园的高周转被业内称为“456模式”,即拿地4个月开盘,5个月资金回笼,6个月资金再周转。

中国地产业高周转提速,大概在2015、2016年开始。当时,中国刚刚全面启动“供给侧改革”,全国房地产进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关键阶段,楼市调控升级,市场走势扑朔迷离。

这一政策转向,对房地产供给来说意味着:

一是供给端产能过剩,需要快速出清。

二是房地产企业“喜提”货币的年代结束,资本面紧缩,融资成本大增。

2016年,资管业务监管政策密集出台,过去三年的资管大潮快速退潮。资管新规落地后,小型地产商通过资管、私募融资的渠道大幅度缩窄,融资成本攀升。

此时,房地产企业,怎么办?

2016年左右,房地产企业面临一次拉开级别的战略选择。

很多小型地产商,陷入流动性困境,不得不压缩产能,快速“回血”求生。

而中型地产商和部分地产巨头,却采取了相反的策略。中梁、泰禾、阳光城等中型地产商,纷纷效仿碧桂园的高周转模式,逆势加杠杆,玩转高周转,虎口夺食,狼吞虎咽,试图快速跻身全国性大型地产梯队。

为什么这些地产商逆势而行?

当时,“跑步进入行业前30,否则死掉”,成为业界的共识。

中型地产商面临“生与死”的两难选择:

要不逐渐收缩,控制成本和现金流,甘愿做地方小企业;

要不放大杠杆,快速跻身前30强,迈过千亿大关,依靠规模与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形成利益共同体。

于是,大型及中型地产商攻城略地、速战速决,将高周转玩到极致。

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报告,2017年,500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从0.35骤降至0.16,到2018年又下降至0.13。

三年下来,高周转给中国地产业带来什么?

一、中国地产规模快速膨胀,三四线城市价格普涨。

房地产,是一个地方性极强的行业,地产商只能避重就轻,攻击三四线城市,借棚改货币化之势,在三四线城市攻城拔寨,全国房价应声上涨。

例如,从2016年到2018年,中梁控股,销售规模从一百亿跃升为千亿,挺进地产前20强。

2016-2018年,中梁分别拿到63块、119块、221块地,其中有34块、88块、168块地位于三四线城市。这匹黑马,采用极致高周转模式,攻占三四线城市,被业内称为“三四线城市收割机”。

二、经济杠杆率快速上升,地方政府、家庭以及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快速上升。

房地产高周转,是一种“大而不倒”的商业逻辑,本质上是一种金融逻辑。

高周转,相当于快速地将地产推入金融高速轨道,即利用最少的时间,最大的杠杆,把规模做到最大。其实,这是一种无限接近“空手套白狼”的玩法。

为了快速扩大规模,中型开发商大量采用合作杠杆,使用资管、信托等高成本融资手段。

大、中、小型房企的合作杠杆率分别为0.19、0.24、0.16,中型房企的合作杠杆率明显高于大型房企。

我们还看中梁,中梁的扩张资金主要来自信托、资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