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科技  未来

7种最乐观的地球未来设想

  科幻小说作家和未来学者所构想的未来往往包含爆炸、轨道上的机器人杀手以及僵尸末日等桥段。

  由于我们并未能够对地球环境给予足够的关怀,新兴科技也并非永远都对人类有益,并且在还没有机器人的年代,世界上的人们就已经战争不断、自相残杀,所以这些设想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谁也不能就此肯定人类文明的历史会以如此悲剧结尾。努力去寻找能够避免类似于流行科幻小说或世界末日类反乌托邦小说中所预兆的结局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更遥远的未来,那也许看起来会更加光明的吧。

  在《我们的最后时刻》等书中,英国天体物理学家马丁.里斯、瑞典哲学家尼克.波斯特朗姆以及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声称:即使到了下个世纪初,人类也没有机会幸存。

  维持我们目前的文明水平(这只是我们最终的生存)本身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积极地结果。我们可能已经到了人类发展水平的极限。

  美国经济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在1992年写下了一本名为《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一人》的书。在该书中,他提出这样的假设:90世界早期的、科技、经济模式将会是人类发展的最后疆域。但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该谬误已被推翻。

  前太阳微系统研发分部部长比尔.乔伊提出了对于“维持现状”更现实的设想。2000年,他在《连线》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什么未来不需要我们”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21世纪最先进的科技例如机器人、基因工程以及纳米科技,对于作为生物的人类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乔伊呼吁效仿核裁军模式,有意识地戒除危险技术。乔伊认为,新勒德主义是与反对反乌托邦和人类灭绝最接近的思想。

  在大多数的科幻小说中,地球似乎都被描绘成一个包裹在钢筋混凝土里的行星。如果科技完全替代了地球生物,那对于环保主义者而言无疑是最可怕的噩梦。

  但我们还有选项。在未来,大自然有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繁茂、美丽。环保主义者与超人类主义者的新哲学思想倡导探索有助于恢复自然环境的科技。

  图解 : 美国阿波罗17号宇航员在前往月球途中拍摄的“蓝色弹珠”地球照片(摄于1972年12月7日,非原始照片)

  网络朋克的创始者已经构想出了“翡翠设计”的新理念。该理念融生态设计、科技进步与世界主义为一体。简单来说,斯特兰认为人类只有携手并进、命运与共,不断创造更先进的技术,才能解决环境问题。

  布鲁斯.斯特林在2008年正式终止了“翡翠设计”运动,为更先进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光明绿色环保主义”铺路。

  在遥远的将来,地球生态将前所未有地繁荣且丰富;人类将彻底改变,不再扰乱自然界的和谐;人类生存所需的能量也将得到满足。届时,人类将成为卡尔达舍夫等级中的第一类文明。

  一些环保主义者试图改善地球的生态系统,意在消灭狩猎者,保护动物族群;我们将能控制天气;我们将能够抵御自然灾害,例如小行星撞击、地震、火山喷发等等。如果地球的未来真能如这般美好,又有谁愿意舍近求远呢?

  “科技奇点”最终导致人类灭亡,是十分可能的。下一代人工智能(应该在未来30年内)可能会超出人类的理解,致使人类与人工智能无法在地球共存。机器摧毁人类,可以是蓄意而为,或是偶然为之,亦可以是人类自己的错误导致。

  但机器的超能力也可以带来相反的结果。人工智能也可能是通往乌托邦的关键所在,这一可能性造就了超人类主义运动的诞生。

  超人类主义者(尤其是其奇点论)基本认同《黑客帝国》中的Cypher的观点。在人工智能建立起的友好系统中,人类会感到更舒适、安全。

  如果设计者和工程师们现在就开始着手研究人类友好型人工智能,那么我们将见证新一代阿西莫夫型(阿西莫夫在1942年立下了一个基本规则:机器人不应该伤害人类)机器的出现。原则上来讲,这将意味着对人类无害。这一代机器将成为人类的保护者与支持者。我们可以让他们关爱地球,而我们将和平地漫游在机械动物组成的虚拟丛林之中。

  我们迟早要离开地球,移居他处,复制出下一个太阳系。这将能确保人类的存活(在一棵树上吊死可不是个好主意),因为人类对远方有着源自内心的向往。在超越地理界限与生物限制(我们不会飞,也不善于游泳)之后,人类文明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必将导致科技、社会、、经济的变革。

  即使到目前为止,人类在空间探索领域只取得了极其微弱的成就,但我们还是获得了卫星技术以及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迄今为止,人类所在的星系还没发现任何外星文明活动的痕迹。基于这一事实,理论物理学家恩里克.费米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如此,那其他的外星文明都在哪呢?”可想而知,只要我们成功踏足其他行星,那么地球人将成为第一个有能力进行如此远距离星际航行的太空文明。

  科技奇点可能导致这样一种结果:我们所有人都将被加载到超级计算机的记忆中。这可以在不放弃太空航行的情况下完成。

  但这个超级计算机必须要很大很大,就像已故的超人类主义者罗伯特.布拉德伯里提出的“套娃式大脑”的设想。这种巨型空间结构由几个戴森球(直径2亿km不等,包裹恒星开采恒星能的人造天体,是利用恒星做动力源的天然的核聚变反应堆)组成而每个戴森球都有一个分子尺寸的纳米计算机。这些戴森球建立在恒星周围,从恒星之中获取能量用于恒星与宇宙空间能量交换的计算。这将使得计算机能够模拟现实,并且不会比我们现在的世界逊色,甚至在分标率会更高。

  布拉德伯里指出,一个单独的“套娃式大脑”每秒可以执行1042次运算。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教授赛斯.劳埃德提出了一个动量系统的草案,该系统可以每秒执行5×1050次逻辑运算,位分辨率为1031位。

  世界上大多数的宗教都有来世乌托邦的说法。那他们又是怎样使其在现实世界中行为得当呢?宗教是人类对于理想生存层面的观念。如今,人们渐渐地不再那么相信天堂与来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利用科技在地球上创造天堂的想法。

  英国哲学家大卫.皮尔斯称其为“享乐主义”原则。他与其他超人类主义者呼吁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在地球上创造天堂。运用精神药理学与生物工程技术,人类可以远离疼痛、安逸生存,并且可以创造出用于接收身体健康信息的生物信号系统。

  更具进步性的乐观主义思想提出了增加人类意识能够体验的心理、情绪以及身体愉悦感的方法。对于那些在严格道德限制下长大的人而言,皮尔斯的理念可能是令人愤怒甚至是有违道德的。但现实中,我们都希望能生活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我们都希望生活中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

  这应该是所有超出人类想象的未来设想之中,最棒的一个。在这里我们再次强调,坠入哲学与形而上学(忘记“享乐主义”)是有风险的,但可以保留一些可能性。

  美国未来主义者约翰.斯玛特表示,宇宙中最复杂的系统在向下一阶段进化时,所使用的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会越来越少。这一理论适用于星系、恒星、行星、环境以及科技等系统。人类文明同样也不例外。我们终将离开当前的宇宙,人类的意识将进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维度,比如黑洞。

  维克森林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教授罗伯特.兰泽提出了一种不同的理论。兰泽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正处于发展初期,智慧生物将在未来逐渐掌控宇宙。宇宙的本质也因此得到将改变。宇宙以生物为核心,生物将掌控现实与时间的创造。

  现在,我们能够轻松地讨论时间旅行的可能性,并且开发利用量子内聚性效应。但我们现在关于宇宙的结构知之甚少,未来人类所面临的机会是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