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资讯  动态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中国互联网发展简史

  多年以后,当我歪躺在沙发上玩平板电脑时,准会想起自己第一次去镇上网吧的那个遥远的午后。-题记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生活在提高。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文明过度到信息文明,而作为信息文明的载体-互联网,也早已从以PC为代表的传统互联网,过度到以手机和平板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进步,也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坐在家里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互联网服务;我们足不出户就能随心所欲地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社交、网络视频、直播、自媒体、短视频等媒介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拥抱这个时代,接受时代所发生的改变,享受时代带给我们的红利。

  1987年9月,中国向世界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标志着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进入中国后,让中国人有机会接触互联网了,但是上网-那时确切的叫法叫“冲浪”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那时的电脑几乎都是台式机,价格昂贵,能买得起电脑的人,特别少。除此之外,当时在网上冲浪,有两个最显著的感受:网速慢、网费贵。带宽30K左右,然而每小时的网费却高达十几元。要知道那时猪肉也才几块钱一斤啊,中国人的平均月薪也只有500块。

  彼时上网还是靠电话拨号上网,不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拨号上网逐渐被宽带ADSL上网,网速上去了,网费也降下来了。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随着ADSL上网的普及,迅速带动了网吧产业的发展。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开遍大街小巷。

  网吧成了人们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基本分为两大区,一部分是打游戏,当时最火的游戏当属反恐精英CS和传奇了,记得当时我超级喜欢玩反恐精英,特别是as_oilrig、de_dust、de_cbble、de_survivor、de_train这几个地图我玩得最多。

  网吧除了打游戏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网络交友。所以在网吧里,经常看到有人乐此不疲地在聊天室或者QQ上聊天。

  网吧也诞生了一个新名词:。顾名思义就是通宵在网吧上网的意思。在网吧,我经历过几次,因为后半夜太困但是网吧环境又嘈杂,想睡也睡不着的感觉,实在难受。所以后来就没再包过夜。

  从2005年开始,个人电脑和家庭电脑开始进入中国人的家庭。家庭电脑的出现,改变了我们上网要去网吧的习惯,我们坐在家里,一样可以上网。而且能享受比在网吧更优质的互联网服务,何乐而不为呢?

  也正是在2005年,我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脑,印象中好像是一台华硕的品牌机,大概花了8000多。有了这台电脑,我就很少去网吧了。那个时候我很痴迷军事,就经常去逛一些军事网站和军事论坛,比如说西陆、本网军事、超级大本营等。

  闲得无聊无聊时,我就玩玩游戏,那时《魔神争霸》非常火,也是我很爱玩的游戏之一。除了游戏,我还喜欢听音乐,专门下载了千千静听,之后又到各大音乐网站下载MP3音乐到本地,再用千千静听播放。

  每次有朋友来家里时,必定要玩一把电脑。特别是每次聚会时,朋友们都把这台电脑围得水泄不通,每当这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上大学以后,我买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貌似是戴尔的。因为我的专业是软件技术(Java方向),所以这台戴尔笔记本,成了我的学习帮手。我在笔记本上安装了JDK和Eclipse、SQL Server,用来学习Java编程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还通过观看视频教程来学习Java和SQL Server。

  记得当时我对Eclipse和SQL Server并不熟悉,光是安装这两个软件就花了老半天时间。后来终于安装成功了,我也开始通过Eclipse来编写项目,比如说学生信息库、品牌网站、论坛系统等。

  有了这台电脑的帮助,再加上我本人也非常热爱学习(认真脸),所以学习成绩在系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自豪的。

  大学毕业以后,我又买了IPAD平板电脑,感觉更方便了。看视频、刷微博、逛淘宝一应俱全。我的个人电脑,从台式机换成了笔记本,再又换成了平板。而这背后,是网吧被个人电脑不断取代的过程,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缩影。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每个星期的微机课,是同学们的最爱。那时电脑还叫微机,就是微型计算机的意思。微机课所用的电脑,当然全部是笨重的台式机,连鼠标都是那种底部带圆球的机械鼠标。而且进微机室还有换拖鞋。

  那时微机室的电脑所装的系统,基本都是Windows 95,过了两年换成了Windows 98。但在我们看来没啥差别。非常简陋的图形界面,也没有联网功能(学校没接网)。由于可使用的应用和软件太少,只记得当时Windows 95/98自带的三维弹球的游戏,很受同学们欢迎。

  Windows 95/98最流行的打字方式是五笔字型,那时为了背字根,被折磨地要死,我至今还记得“王旁青头兼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大犬三羊古石厂,木丁西,工戈草头右框七…”死活记不住,一度感觉非常头疼。

  互联网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操作系统当属Windows XP。Windows XP问世以后,迅速取代了Windows 95/98,成为操作系统的霸主。Windows XP的图形界面有了质的飞跃,可使用的软件应用也明显增多。Windows XP在国内巅峰时刻时,曾占据将近80%的市场份额。看见Windows XP在国内的地位和影响力。

  Windows XP自带的几款游戏,如扫雷、蜘蛛纸牌、空当接龙、红心大战,非常受大众欢迎。堪称一代人的经典回忆。

  不过Windows XP有个致命的问题,就是系统漏洞太多,以至于蓝屏现象经常发生。那时能解决电脑蓝屏问题的人,一般会被视为电脑高手。

  2014年,微软停止了Windows XP的支持,并推出了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10。一代操作系统霸主黯然落幕,Windows 10成为新的霸主。

  Windows 10在各个方面都堪称完美的操作系统,人机交互方面进步非常明显,易用性和安全性方面明显加强和提升了,如XP时代经常出现的蓝屏现象基本被遏制住了。从信息技术角度来说,Windows 10操作系统是一款优秀的消费级别操作系统。

  从Windows 95到Windows XP,再到Windows 10,操作系统在不断优化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2003年,以马云为核心的阿里集团,在杭州创办了淘宝网。这虽然不是中国首个电子商务网站,但却是一个足以划时代的电商平台。

  我第一次使用淘宝是在大学的时候,当时好像是买了一件羽绒服。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网购经历,再往后,网购成了我生活的日常,从衣服鞋子到各种零食再到手机照相机,以及各种生活用品,都在我的网购清单中。

  阿里旗下拥有的淘宝、天猫两个电商平台,品类齐全,衣食住行无所不有,涵盖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淘宝和天猫也是中国市场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其他人想在中国电商市场分一杯羹似乎困难重重。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利用淘宝、天猫无法做到“当天购、当天达”的缺陷,以3C(计算机类、通信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为切入点,开创了网络购物“当天购、当天达”的先河。

  这就是刘强东成立的京东商城。京东以3C产品起家,自建物流,用户在京东上购买3C产品时,当天购、当天达,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受到用户的喜爱和欢迎。虽然今天的京东商城不只有3C产品,也有产品,非常类似于淘宝、天猫。但是我们购买3C产品时,首选京东商城。毕竟“当天购、当天达”的便利,非常诱人。

  如果说淘宝网是一马当先,那么京东商城就是后起之秀。淘宝网和京东商城搭乘互联网的高铁,交易额不断攀升,成为中国电商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淘宝、天猫、京东这些电商平台交易额节节攀升的背后,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体现。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富了起来,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我们有钱去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电商事业的发展,也改变了我们的购物方式。从前我们购物需要去商店、去商场,然而如今我们足不出户,就能“购遍全球”,点点鼠标或者动动手指,就能买下自己喜欢的商品。电商有多发达,我们的生活就有多便捷。

  很久以前,一个马化腾的小伙子,开发了一款叫做QQ的聊天软件,开启了中国人的网络社交之门。那时的中国人,如果没有一个QQ,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我在高中的时候,就申请了自己的QQ,并且很快开通了QQ空间,把和自己关系好的同学,都加了好友。那时一放学回家,就是打开电脑登录QQ,生怕错过了什么消息。然而啥消息都没有。

  我印象中我的QQ昵称和QQ签名换了很多次,一直到2012年才基本定下来,QQ昵称没再改过,QQ签名没再换过。记得曾经用过一个叫“孤独侠客”的昵称,当时觉得很酷,其实很沙雕。有一回把QQ签名换成“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因为当时偶然读到这句诗,感觉非常有意境。

  QQ的衍生品很多,什么QQ音乐、QQ空间、QQ邮箱、QQ阅读…总之一大堆。我用得最多的当然是QQ空间。QQ空间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博客之一,当年我也曾爱写QQ日志,多半都是无病、附庸风雅的文章。嗯,我狠起来连自己都黑!

  虽然QQ一度被人看不起,毕竟那时白领阶层都喜欢用MSN,他们是瞧不起QQ的。然而谁也没想到,MSN早已退出了中国,而QQ已经是中国人国民级的社交产品。

  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袭来,一款伴随移动互联网而生的产品-微信问世。作为一款移动社交产品,他没有走QQ滚雪球式的的发展路线,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简洁之风。

  微信主打陌生人社交,在移动社交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其中“摇一摇”、“附近的人”这两个功能,非常受欢迎。但我真没怎么用。可能是我天生就比较宅吧,社交的意愿并不强烈。我宁愿躺在床上听听音乐,也懒得花时间去社交。

  微信推出了朋友圈功能,这算是微信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功能,也是我曾经使用最多的功能。有段时间,我一天不发朋友圈就不痛快。每天必须的工作,就是发一条微信朋友圈,甚至可能是两三条。

  那时看到朋友们给我的朋友圈点赞和评论,就会觉得很开心。如果没有人点赞或者评论,就会感觉很失落。后来发朋友圈的频率慢慢降下来了,因为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事。屁大点事都发朋友圈,多少有点矫情。再后来我就停止了发朋友圈的动作。

  我最近一条微信朋友圈,还停留在2014年11月份。我也没心思关注朋友们的朋友圈,索性直接关闭了朋友圈功能。因为越来越喜欢和自己独处了,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尽管如此,我还是在使用微信,因为它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传统互联网时代QQ一枝独秀,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一骑绝尘。作为两款殿堂级的互联网产品,QQ和微信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中国人的互联网生活越来越精彩。

  在PC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是互联网最重要的流量入口,而百度则是搜索引擎的王者。大部分网民都是通过百度搜索来了解这个世界的。百度把持着PC互联网的大门,这对百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PC互联网时代,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流量入口,就是导航网站,当时最有名的导航网站当属Hao123,Hao123是多个网址的集合,还有一个搜索入口。可以说中国人使用最多的导航网站。当时百度非常看重Hao123,其实看重的就是那个搜索入口。于是在2004年,百度花1190万现金和4万股百度股票,高价收购了Hao123,只为那个搜索入口。从此百度搜索成了Hao123唯一的搜索入口。

  世界搜索引擎巨头谷歌进入中国后,很快和百度展开正面交锋,当时双方算是打了个平手,后来谷歌利用强大的技术硬钢百度时,百度已经有落下风的态势了。不过在2010年的时候,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谷歌退出中国,于是在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市场,百度一家独大。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我们不再需要搜索引擎来认识这个世界。百度在向移动时代转型时,明显落后于互联网巨头。尽管百度仍然是中国数一数二的互联网企业,但曾经和它并驾齐驱的互联网企业,早已把它甩在了身后。

  2012年,今日头条APP发布了一个版本,当时的今日头条是一个信息聚合平台,类似于RSS形式的产品,直到2015年才开始往自媒体平台转型。这个转型对今日头条而言,至关重要,如今的今日头条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自媒体平台,许多自媒体达人在今日头条上,通过撰写文章或者发布短视频的方式,赚得钵满钵满。

  2005年到2006年是中国互联网视频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个阶段中,诞生了两个最重要的互联网视频平台优酷和土豆,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诞生更多了的视频平台,包括56网、6间房、酷6等。但是优酷和土豆依然是互联网视频平台当仁不让的霸主,使用人数最多。当时双方竞争非常激烈,没想到多年以后,在资本的撮合下,优酷和土豆居然合并了。

  进入2012年以后,多个互联网视频平台激烈竞争的情况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三分天下的格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平台很快获得用户的青睐,如同早期互联网视频发展一样,短视频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同样是有着激烈的竞争,但是最终存活下来的是抖音和快手。

  抖音和快手也是市场规模最大的两家短视频平台。抖音和快手给了许多人,通过短视频来展现自己,获取收益的一个重要机会。后来抖音和快手都进入了直播领域,其实也给了更多人机会。

  同样是在直播领域,斗鱼、熊猫、映客、虎牙、花椒等也是竞争激烈。斗鱼、虎牙成为千播大战之后的幸存者,直播平台,基本上都已经撑不住了。再加上抖音和快手,也企图在直播领域分一杯羹,很多的直播平台都倒下了。

  从优酷和土豆的竞争激烈,到如今的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三分天下,从斗鱼、虎牙到抖音和快手。中国互联网视频发展,走过了自己的传奇岁月。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有许多红极一时的互联网品牌消失了,也有许多以独角兽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小米成立于2011年,正是互联网从PC端向移动端转型的初期阶段。小米虽然是做硬件的,但是它的发展却刚好契合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轨迹。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6亿,这其中,小米手机占了相当大一部分。

  推荐小米旗下的红米Note8 Pro手机:6.53英寸屏幕+64GB机身内存+4GB运行内存,支持双卡双待。 摄像头 是6400万广角四摄。这款手机在小米所有机型中,是非常受欢迎的一款。点击“去看看”即可购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