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资讯  动态

中国金融业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北蕊说财经2022-07-1922:45四川关注前言一般认为,产生中国资本主义的土壤是在欧风美雨侵袭下出现的。面对中国经济的腾飞,西方往往倾向于认为这是中国借鉴了资本主义发展经验的结果,事实远非如此。其实,中国发展成就的取得不是“依靠外来的政策和规则,而是建立在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条件下”,这是因为中国没有照搬或照搬西方的或经济发展模式,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诚然,外国在华银行打开了近代中国现代化金融体系的大门,的确是在外国在华银行的影响下,我们才开始建立自己的现代银行业。

  但是,近代转型社会的特殊性注定外国在华银行无法完全取代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在传统与现代交织,基础农业经济与现代商品经济并存的经济半封闭的割裂化二元社会,传统金融机构和现代化银行部门有各自合理的存在价值。回顾近代金融开放历史,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制下,展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经营活力,依靠本土特征和优势最终形成中国本土现代化银行雏形。但与国外金融机构相比,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仍然落后,并呈现趋同局面,存在五多五少的现象:吸收性创新多(占90%以上),原创性创新少;负债类业务创新多(占85%以上),资产类业务创新少;发达地区创新多,欠发达地区创新少;政府主导型创新多,市场主导型创新少;追求盈利创新多,防范风险创新少。

  鸦片战争后,外国在华银行凭借垄断资本主义的军事霸权和产业技术优势打通了中国对外贸易资金融通渠道并占领中国外汇市场,“用西方殖民霸权和市场经济的规则对羸弱的经济体系和民生格局进行洗牌”,对中国现代化启蒙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外国在华银行资本主义侵略和剥削属性是不能矢口否认的,尤其在对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控制和垄断中,外国在华银行不断以价格剥削和市场压榨牵制本土金融机构和市场,经历与本土金融业的合作后对中国金融业形成全面掌控,一度使本土旧式金融难有喘息之机。晚清经济中,钱庄和票号作为本土旧式存款性金融机构的代表已经在国内积累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本土优势,商业金融手段在传统经济社会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和先进性。

  钱庄的进步性体现在其对商业和民众生活的直接便利,票号的进步性体现在联通全国市场并形成近代中国原始金融资本积累,旧式金融机构的强大生命力在这种初级商业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为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经济转型奠定本土变革基础。不同的是,鸦片战争后钱庄普遍开设在贸易开放口岸,直接融通开埠口岸与内地的贸易资金往来,与外国在华银行的合作使钱庄不再仅仅依赖票号,逐渐与现代化金融接触、学习,成为近代中外贸易往来中的重要一环;由于清政府在金融建设方面的长期滞后,使外国银行轻而易举地进入并控制了中国的金融市场,继而通过金融手段控制了中国的关税、财政和资本市场,使清政府财政枯竭,对外债的依赖加剧,形成了恶性循环。

  明清时期,中国货币制度进入银本位制的历史进程,对中国的货币金融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货币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几次变革都有利于各地的物资交流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票号则在与封建政权过从亲密的交往中成为封建政权的金融代理,商业化金融本质不断褪色,特别是在外国在华银行和本土新式银行的冲击下,票号原本的跨域汇兑和官款业务优势被逐步取代,而主动放弃转型现代银行的机会将票号推下历史舞台。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展现了社会转型的一个历史逻辑:商业贸易和理念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和阶梯,这其中,商业和金融作为社会进步的杠杆,其作用力远比武力和垄断更为有益。而人类文明的进步必然付出代价,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也是有成本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社会元素本身的判断和选择,相比于外部作用力的干涉,内生性变革变量是关键。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本土新式银行终于走上历史舞台,开启中国现代化金融业的百余年发展进程。新式银行业在中国的创办过程并不顺利,中国第一家本土银行,即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办从1887年李鸿章的提议到1897年正式成立,历经10余年之久,外国在华金融势力的阻挠和中国封建政权的迂腐被认为是现代化银行迟迟难以设立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与晚清洋务运动基本同期开展的日本明治维新运动(1868-1889)则在推行西方工业化的同时积极推进金融经济现代化改革,设立银行、统一货币,而洋务运动发展工业的同时金融跛脚成为中国近代化初期“瘸腿”的关键原因。甲午战败后,中国现代金融思想逐渐崛起,新式银行业才真正发展起来。

  在与外国在华银行和旧式钱庄的合作、竞争中新式银行业的发展先后经历“官护”银行设立、华资银行大规模新设和银行业联合发展三阶段,在近代政府能力孱弱的境遇中,中国新式银行部门依靠行业自我管理构建出中国现代化银行系统的雏形。1984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中国工商银行,加上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和原行使财政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建设银行,以及1979年恢复的中国农业银行,这四家银行成为国家专业银行,人民银行则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历史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少了其中一环,历史的长链必将溃断。1840-1927年金融开放这一历史阶段的回顾其重要性即体现在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强大生命力的展现,正是这种强大的发展活力使旧式金融机构的发展以及新式银行的设立展现出自主性特征,进而成为中国本土金融发展中不可忽略的一环。

  此外,近代时期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曲折性反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金融业主动开放实践的正确,纵向的历史比对下,“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得到历史的实践检验。因此,在以历史视角对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进行的研究中,对这一关键性的一环进行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结语总之,总结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中国金融业的现状和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