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资讯  热点

谈一谈新闻的时效性与浅薄

  新闻依赖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很快,尤其是现在,自媒体平台的新闻传播更快。甚至一些专业新闻记者和采编人员到要到微博上选取素材,加工整理之后发布在传统媒体上。新闻的“新”也就是时效性,可以说,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可是新闻专注于“新”,就会丢失很多东西,虽然追求不是新闻的目的,但是相对准确客观地报道一定是新闻的内在要求。新闻为了追求实效性,就要赶时间,而赶时间的过程确实是紧张而痛苦的,即便这样,赶制出来的带有时效性的新闻也不一定就是准确客观的,即使相对准确客观一点有时候也做不到。

  新闻的及时报道让很多人知道身边或者别处发生的事,也知道有什么样的人上了新闻。只是,新闻不做深入的调查和追问,势必成为人们看后就忘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一边看报纸一边吃饭,吃完饭后用报纸擦手,扔之而后快了。有时候媒体上报道哗众取众的文章比较多,或者耸人听闻的新闻,而自媒体本应成为自由言论的媒体,却成了严格管控下发这种文章的重灾区。传统媒体已经没落,除了高大上的、正确而准确的、永远不能质疑也不容置疑的新闻,似乎没有什么可看的。但是,各大报纸并不缺销路,因为有机关团体硬性摊派征订任务。

  那么,假大空的新闻就多了,耸人听闻的新闻就多了,几句话甚至一句话的新闻也多了。新闻的确成了“新的闻”,但也只是“闻”,甚至连后续追踪报道都没有,即使有社会热点事件,也只是持续一小段时间而已,因为社会上、网络上吸引人的东西太多,会把人的注意力转移过去的。有的新闻第一天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第二天人们就忘得干干净净。到底是新闻没力度还是人们健忘,亦或是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声色犬马之类的东西太多了的缘故?或者兼而有之?

  新闻的时效性让新闻有了存在的价值,也让新闻丧失了独立思考的力度和振聋发聩的声响,变成阅后即忘、阅后即扔的东西,而不让传播什么新闻的管控更让新闻成了权力的附庸,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和个性。那么,新闻就真的失去了辨伪存真的能力了吗?

  并非如此,比对各大媒体发布的对同一个事件的报道,似乎能从字里行间寻出些事实的蛛丝马迹,也能看到媒体本身的态度与观点。再去看一些振奋人心的消息,进行反推和比对,会发现转移人们注意力的同时,要掩盖什么大事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