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资讯  行业

从近日舆情热点谈城市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的规律。意思是说,在某个非常时期进行一段时期的严抓严管之后,常常会出现一波安全生产事故的“”。我们的看法是,在严抓严管的这段时间,所有相关机构、负责人员动辄一个月、数个星期的连轴转,从精神到体力已经达到极限,一旦非常时期结束,他们第一时间身心解脱,。还有,严抓严管打破了一些安全生产的内在规律,在生产生活回归正常节奏后,客观规律就会反扑、反噬,。最后,一些小事故在非常时期会被掩盖,严管一解除,终究纸包不住火就爆发了,而且,小事故被掩盖,失去了它们应有的警醒作用,

  我们深感有必要对近日发生的几起舆情事件进行总结,不光是为了汲取教训,更是为了安全的城市未来。在一个风险社会里,防范风险比危机应对,具有更为积极的作用。

  主要的方法,就是积极救灾、救治伤员、安抚大众,并同时利用新媒体向社会快速发布。“速报事实,慎报原因”是个简要原则。要边做边说,而不是做了不说,或者要等发布会的时候集中一股脑地说,但那样做就太晚了。网民都是急性子,他们不一定懂得政府内部的工作流程,而是希望官员在第一时间就骑着白马降临现场、发布措施、贴出安民告示,那样他们才有安全感。所以,第一时间发布,具有战略价值。

  但是在高架侧翻事故中,人们注意到无锡发布并未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发布,引来一定的不满。官方发布是一个地方的城市形象品牌,是党委政府声音和公信力的延伸,人们倾向于在事故爆发之初,第一时间看官方发布,如果没有看到,追求安全感的本能就是促使人们去搜索类似信息,结果很容易被谣言、传言乘虚而入,成为主见和成见,迟到的官方发布的消息,反倒在信息市场的博弈竞争中落于下风甚至被逆淘汰。

  我们需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古今中外,重大事件爆发之际,总有谣言,它超越了国别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是一种无差别出现的普世现象,它的存在本身倒是客观的真理。很多社会都在研究谣言产生和传播机理,也获得了积极的成果,从而使得公众对于谣言采取了客观理性的态度,也有一定的容忍度和弹性。而反观我们社会,听到谣言就如临大敌,势同水火,有关部门和公众都必欲在第一时间消灭之,但这样势不两立的做法反倒并没有消灭谣言,反倒导致了社会人心不稳。归根到底,我们社会缺乏对于假新闻、负面信息的对冲机制,其本质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脆弱。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建设一种足以应对负面信息冲击的弹性机制。

  也因此,我们不需要夸大谣言的消极后果,事实上,我们称之为谣言的信息,常常不过是一种假新闻、扭曲的信息,它们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消极作用。随着互联网在中国落户扎根超过十数年,中国网民整体性的素质都在提升,我们要相信公众和群众的理性、智慧和勇气。因为他们才是应对谣言的主体。面对谣言,我们只需采取一个方法,那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了谣言,采取科学步骤应对就是了,不需要草木皆兵,动辄出动国家机器。谣言颠覆不了社会,甚至也有一个正面作用就是倒逼的出现。

  无锡在应对这一波舆情的时候,一个为人诟病的地方,就是没有及时发布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倒是第一时间对几个谣言进行了打击。我们认为,这就是主次不分,颠倒本末,也是临场心理不坚定的表现之一。

  正如上文所言,我们的主战场在于事故现场,并且及时准确地发布,同时信息部门进行策应,对谣言、传言进行打击。如果正面战场做得好,不光可以大大压缩谣言传播的空间,也将大大降低谣言产生的可能性——很多谣言就产生于官方行动迟缓、行政不透明或者行为不当的关口,是作为一种怀疑和的产物出现的。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纷纷加大了舆情应对的培训力度,并且形式多样,反响较好。应该说,舆情、舆情应对、危机管理等科学精准社会治理的观念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成为领导和公务员的执政素养之一。但是我们同样注意到,每当重大突发事件爆发之后,官方发布的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甚至于出现较大的偏差,引发次级舆情。

  简单举个例子,我们在很多培训课程上,都将类似“情绪稳定”的表达作为一个负面案例来提出,因为它已经作为一个刻板印象扎根于网民的记忆之中,是一个非常负面的敏感词汇,建议不要使用。但事实是,该词依然是一些官方发布文字里的常客,如同面目可憎的江湖浪人而经常成为官员座上客。这是令人深感遗憾的。

  每当网民看到“家属情绪稳定”、“群众情绪稳定”、“社会情绪稳定”等类似表达时候,对官方发布的印象在第一时间就大打折扣,别的方面表达再好,也难以弥补这个消极印象带来的公信力损失了。

  近年来,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希望单位的班子成员也来听听我们的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素养课。正如公司的公关人员最大的敌人是固执的老板一样,舆情管理一线工作人员的最大对手也是单位的领导。单位领导很少接受正规的舆情素养培训,但是一旦事件爆发了,却又需要果断决策,这时候那些传统的、生硬的过往落后做法,就会第一时间幽灵般跳出来,化作行政命令,而一线工作人员明知有误,但是没有办法影响决策,只能生硬执行。

  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发布文字的撰写,我们的建议是,文字是给社会公众、网民、百姓、利益相关方看的,所以不能“以我为主”,而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来写作,“以他者为主”,这就需要从安抚情绪、利益平衡、展现政府作为等角度,写那些人们最关注的内容,如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接下来将做什么工作等等。如果只是从政府工作的角度谈领导高度重视、亲临前线等内容,只会换来反弹。

  至于直接跳出来针对网民的批评进行针锋相对的硬怼,那更是舆情应对的大忌。道理很简单,当网民纷纷指责你的时候,表明你正处于道义的最低点,你如果做个“强项令”,网民很容易认为你死不认账,会加码抨击你。

  3、忽视了舆情和常常是很难靠主观引导成功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好的引导和说服就是政府真诚的看得见的积极行动

  我们提出,今天所有的官方发布、新闻发布和一切公共内容的生产,最终的目标就是重建政府的公信力。相较于行政权力,公信力才是最为终极的权力形式,也是最为百姓拥戴的权力形式。但是我们很多的发布,恰恰走到了这个目标的反面,破坏了这种公信力。很多发布时并不注重传播的规律,和引导的艺术,而是化身全知全能的神,直接跳出来,苦口婆心地指出来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做了我要拿你是问等等,殊不知这样的文字引导和晓之以理,效果很差。

  就以“群众情绪稳定”这个文字引导的万金油来说,说这句话的初衷,就是试图让人们相信,事情没闹到难以收拾的地步,群众稳定着呢。有关方面试图用这样的自以为是的镇静来影响、示范和引导社会。但这种想法其实是传统的“魔弹理论”的产物,认为群众都是僵化的没有主观能动性的驯服动物,只要听到话筒喊就可以集体立正或者整齐划一地做操。但是现代早就证明了魔弹理论的破产。尤其在新媒体时代,我们面对这一大群中产阶层,我们手拿话筒喊话不光效果可疑,甚至他们看到我们手拿话筒的姿势就已经开始捂耳朵了。面对这样一群崭新的受众,我们以往自信的引导话语、方式、程序、内容,常常被他们一眼看穿,效果就不能保证了。

  重建公信力和引导力的关键在于行动。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当群众在围观、在批评、在抛砖的时候,他们其实一直在冷观政府的一举一动、官员的言行举止。他们要的是政府和官员的态度和行动。一旦看到政府和官员拿出行动了,他们就认为目的达到了,舆情已经消失一半了。

  当百姓骂娘的时候,实际他们内心是把官员当做父母官的。当父母官能够按照他们内心的期望采取行动的时候,信任和支持又会重新回到他们的心中。这其实就是网络舆情官民互动的最本质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