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资讯  行业

2020年网络舆情事件盘点社会篇

  2020年1月17日14时56分,@露小宝LL 通过微博发布一组照片,配文称“赶着周一闭馆,躲开人流,去故宫撒欢儿。”四张配图背景均为故宫太和门广场,三张图片上有一辆黑色奔驰车出现。出镜的两位女士均着便服,没有佩戴任何故宫工作人员证件。

  据知微事见统计数据,当事博主发出微博后,该话题并未立刻在微博发酵,当天18时左右话题热度开始爬升,于23时达到顶峰,峰值传播速度2022条/小时。在本次事件中,共有71家重要媒体参与,其中中央媒体55.2%。

  原本只想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一下自己“优越”的生活日常,但触犯规定的行为为公众不容,故宫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是意义非凡的存在,公众不仇富只恨违反周一闭馆规定的特权,更不允许对文化遗产的破坏。面对民众气愤的情绪,1月21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在微博上公开道歉,副院长和保卫处长被停职检查。

  主流媒体、意见领袖和网民态度一致,在质疑制度和特权之外,要求故宫博物院对此作出回应。人民日报发文《规则面前没有“撒欢儿”的特权》,对这种行为进行批评。

  媒体人张晓磊戏言:“故宫的地砖一块多少钱?开车走在这样的地砖上,可比你走在金条上贵多了!”公众更多是愤怒,有网友表示:故宫,你还不配来!一块砖比你的车都要贵。也有网友嘲讽道:别人是来故宫“读”历史,你是来当车模的。

  本网也发文称:除了道歉,故宫至少还应回应四个民众关切的问题。首先,公众要知道,这次有车进来,有没有对文物造成实际损失。其次,涉事“大奔”能被放行故宫,到底是被谁允许?第三,涉事女子是谁,背后是否存在特权的影响?要知道故宫禁车可谓是“纵是国宾,也无例外”。第四,故宫未来如何扎紧制度,堵住违规漏洞?

  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在审计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期间发现一些问题,内部调查显示,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间,公司约伪造22亿人民币的交易额。受此消息影响,瑞幸股价暴跌。

  瑞幸公告一出,哗然,热度迅速爬升,当天23时达到顶峰,峰值传播速度2009条/时。本次事件讨论中,共有120家重要媒体参与,中央媒体高达58.6%。

  瑞幸咖啡严格来说属于经济领域的事件,因此主流媒体主要是客观报道+深度报道为主,多家媒体报道《证监会:对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行为强烈谴责,并将进行核实》,新京报发布《300秒看瑞幸“过山车”发展史:17个月赴美上市》,新京报快评《财务造假,支撑不起瑞幸的“东方咖啡故事”》,人民日报《自爆家丑股价暴跌 瑞幸咖啡的阴谋与阳谋》。

  一些专业意见领袖则认为:这并非“自曝”,实乃自保,这种风险管控本身的目的就包括保护公司自己,以及保护高管。也有一些意见领袖认为,瑞幸数据造假,殃及的是好好做事的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也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损失。还有专家认为:若瑞幸财务造假属实,公司或破产高管或有牢狱之灾。

  网民的观点除了与媒体一致评论事件本身,还有一些发散的意见。一部分表示不赞同这种做法,认为瑞幸触犯法律。一部分网友的评论不涉及造假问题,而是谈“实业救国”,比如网友Adamliangg表示:虽然瑞幸财务造假不对,但是我更不希望看着它就这样倒下,毕竟国内能和星巴克有一搏之力的连锁咖啡也就只有它了,不希望看到星巴克一家独大。网友梦想乌托邦dreamtopia认为:瑞幸应该存在,市场要有竞争消费者才能享受更好的产品,瑞幸没有的话基本就是星巴克垄断了,希望瑞幸坚持下去;也有一部分网友积极献言献策,希望可以帮本土的瑞幸重新好起来。

  12月17日,新浪科技消息,瑞幸咖啡同意向美SEC支付1.8亿美元罚款以和解造假指控。目前公司和门店运营稳定、经营正常。

  2020年4月8日,媒体爆料称,烟台某上市公司高管自约2016年起性侵14岁养女。犯罪嫌疑人名为鲍毓明,系杰瑞集团副总裁、中兴通讯非执行董事,现已与杰瑞集团解除劳务合同,辞去了中兴通讯职务。

  与其他事件不同,该话题的热度呈现波浪式上升,形成较多讨论小高峰,并于4月13日16时达到热度顶峰,峰值传播速度840条/小时。4月28日,#不要让鲍毓明掉出热搜#话题再次增加案件的热度,也表明网民希望相关部门能一查到底的决心。5月1日,鲍某在其微博发文十问涉事女孩,再起波澜。截止5月底,共有119家重要媒体参与到该事件的传播和讨论中,中央媒体参与度达79.3%。9月17日,#鲍毓明被驱逐出境#登上热搜,获得3.5亿阅读量,至此,该事件落下帷幕。

  在主流媒体对事件进行报道之后,上市高管、未成年养女、性侵三个标签的组合使得网络上骂声一片,许多娱乐圈明星也参与到该话题的讨论中,声援女孩,有的表示必须严惩,恶有恶报,也有表示等一个线日,财新网刊发报道《高管性侵养女事件疑云》,报道从性侵嫌疑人鲍毓明角度讲述这一事件。其中潜藏的一个观点便是,李星星并非如此前报道中所谓的那般“无辜”或毫无自我意识,故不存在性侵一说。报道刊发后,引发极大争议,财新网更是被网民大骂。但也有网民表示:

  。4月13日晚间,财新网发布官方声明,称报道确有采访不够充分、行文存在偏颇之处,已在当日撤回报道。其中,对受害女孩李星星的关注,再次揭示对“完美受害者”的苛责。上述风波也引发了对新闻伦理的关注。直到9月调查结果公布,案件更多细节披露,事件有了反转。新京报发布快评《鲍毓明案:用不枉不纵阐释法律正义》,网友也都赞同最终的处理,认为鲍毓明罪有应得。面对韩某某修改年龄、自导“狼来了”的事实,部分意见领袖呼吁要冷静。面对热点,尤其是有争议的事件,就像白岩松所说:

  一般而言,被性侵这类事件总能引发媒体的关注,也极易调动公众的情绪、引发关注和获得流量。这个事件提醒专业媒体,跟着网民情绪煽风点火很容易,如何保持专业性为社会挖掘情绪之外的事实则很难。弄不好报道本身就能引发网络舆情。这一事件彰显了在容易被情绪左右的人人传播时代,专业新闻媒体的重要性。

  2020年5月12日,有媒体报道,湖南郴州永兴县多名孩子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被确诊为“佝偻病”。经调查,他们都食用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冒充“特医奶粉”的固体饮料。永兴县市场监管局要求立即成立调查专班立案调查,同时安排患儿进行全面体检。

  媒体方面,共有97家重要媒体参与其中,96家媒体报道了《市场监管总局:彻查湖南郴州奶粉事件 从严从重处罚》,中央媒体参与度达

  。线日一直处于一个相对顶峰的状态,13日晚上热度下降之后,14日09时达到整个讨论的热度顶峰,峰值传播速度可达

  迎合民众情绪,建议判处相关负责人死刑,借助公众情绪收割流量。主流媒体,聚焦于背后问题《“大头娃娃”再敲儿童食品安全警钟》(人民网),另有多家媒体转发《又见“大头娃娃”?折断祖国“花朵”就是犯罪》抨击企业行为。然而,除了批评警示,

  2020年6月3日以来,上海、南京以及佛山等全国多个城市发布相关政策支持有序占道经营,网民称其为“地摊经济”。

  ,除了赞扬“地摊经济”,106家重要媒体还报道了《网络平台赋能“地摊经济”》这一内容。舆情总结

  展示地摊现状《中国激活“地摊经济”车企争相助力摆摊》,更多聚焦在地摊的管理上,比如新京报快评《别让“摊位费”成为压垮地摊经济的“稻草”》《聚拢“烟火气”避免“一刀切”,地摊经济呼唤规范化管理》。网民则赞扬这是很有烟火气的政策。地摊经济在部分地区落地实践之后,网民也能敏锐地感知地摊经济带来环境等方面的弊端,包括对产品质量的担忧。一些意见领袖发声表示:

  2020年7月7日,据安顺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消息,经核实,安顺当地2路公交车坠入水库,发生事故。公交车里确定有高考学生在车内。截至7日下午17时30分,共搜救出36人,其中21人死亡、15人受伤,伤员已全部转往医院救治。8日,交通运输部安委会印发《关于贵州安顺公交车坠入水库事件的警示通报》,要求吸取坠湖公交事故的教训。12日,警方通报:司机因拆迁问题心生不满,喝酒后蓄意驾车冲进湖中,已死亡。公交车并无机械性故障。

  。主流媒体在这场中主要解答民众困惑,对营救和调查等的进展和细节做了很多披露。97家重要媒体报道《贵州安顺通报公交车坠湖事件调查结果》,73家媒体报道《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已致21人死亡16人受伤》。人民网《工作组赴贵州安顺指导公交车坠湖事件调查工作》,新京报《贵州公交车坠湖4个救援细节》等具有代表性。

  与重庆公交车坠江原因有所不同,对于司机张某刚的后续调查,也使聚焦到对公共心理素质的关注。意见领袖大多呼吁:所有网民一起强烈谴责肇事者张某刚,并表示像这样的人格,不值得任何同情,罪不容赎!

  这也充分说明,当前的网络舆情引导不能仅仅考虑国内舆情的回应,也要思考如何打通国内国外两个场。相关热搜7月7日

  2020年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通知,低风险地区电影院7月20日开放营业。要求全部采取网络实名预约、无接触方式售票;实行交叉隔座售票,陌生观众间距1米以上;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30%;监督进入影院区域的工作人员和观众必须全程佩戴口罩。

  影院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在此之前,就有从业人员身亡、影院员工第二职业自救、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生存艰难等相关报道,引发公众对影院开业的期待。相对于有争议或者激起公众愤怒的事件,这个疫情后全面复工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吸引202家媒体参与到传播中,中央媒体参与度更是高达

  关注更现实的问题,比如《电影院终于要开放了!有哪些新片?如何安全观影?》意见领袖和网民都正面表达期待,不少网民表示从来没有这么想看电影,同时也期望未来可以尽快出去旅游,在家闷的太久了。全民如此关注影院复工,实质是希望能够尽快从疫情中让生活恢复正常。相关热搜

  2020年7月18日,据媒体报道,浙江杭州发生一起颇为蹊跷的失踪案,53岁的来女士凌晨从家中失踪后,截至18日已持续失联14天,引发社会关注。23日晚,杭州警方通报:杭州市53岁女子来女士已遇害,来女士丈夫许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警方控制。

  。7月25日,事件调查被公布,热度达到顶峰,峰值传播速度达1974条/小时。舆情总结作为一起失踪案,该事件中最先引起用户兴趣,刺激形成之势的,则是

  等因素。发酵前期,不少网民打开脑洞猜测可能性,类似穿越说、外星人说等在网络上流传,也有网民猜测离家或者被害的可能性,期望早日找到、希望来女士平安。

  随着事件调查取得进展,热度一再高涨。事件被公布后,网民纷纷表示震惊,希望能够严惩凶手。新京报及时发布《一图还原杭州女子小区离奇失踪案》为公众梳理整个案件过程。

  期间网络上谣言四起,类似于说许某某是侦察兵退役,许某某在小区强制物业公司或保安工作。许某某熟悉小区和楼道的监控,刻意躲避监控,许某某利用隔壁的空置房进行分尸等等。根据调查核实和犯罪嫌疑人许某某供述,上述说法与事实不符。

  案件结束,该事件的影响并未结束。随着案件大白,“搅拌机”梗、“化肥池”梗却令人迷惑地在网络走红,用于网民间的调侃。面对这种不健康的生态,新京报及时发声《把“杭州女子失踪案”当梗玩,有违公序良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