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杂谈  自媒体

中国自媒体平台

  中国自媒体平台由高总建立。是国内知名的自媒体行业大型综合。自建成以来凭借庞大的网络渠道、资深的网络技术、优秀的网络推广队伍以及强大的信息覆盖,迅速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自媒体行业信息网站之一。

  自媒体是指普通大众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外发布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传播方式。“自媒体”,英文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

  在自媒体时代,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主流媒体的声音逐渐变弱,人们不再接受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或错,每一个人都在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

  自媒体有别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它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由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的传播概念。同时,它也是指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

  早在上个世纪,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提出过媒介即讯息的相似理论。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以及新兴的视频网站构成了自媒体现存的主要表达渠道,然而随着个人用户对互联网的深度使用,以各地网络为代表的个人门户类网站将成为自媒体的新兴载体。理由在于:

  其一,除了传统博客的信息发布功能,个人门户的个性化聚合功能还能精准并即时地获取信息,从而构成一条双向的即时信息通道。这种通道的存在有利于培养更加广大的信息受众,从而支持起更加旺盛的信息表达诉求。

  其二,个人门户能够将数据挖掘和智能推送结合在一起,从而通过一种用户乐于接受的方式推动自媒体的传播,例如各地首创的各地热闻模式,会自动将每天推荐人数最多的并且是用户感兴趣领域的内容自动推动给用户。而传统的博客虽然也有排行榜显示信息的热度,但是无法达到信息推送的智能程度。

  其三,个人门户建立的社区生态链加强了用户之间的联系纽带,使得信息的发布者与接受者们沟通更加紧密,联系也更加稳固。我们都知道,每一个成功的自媒体背后必然存在一拨支持群体,博客所能提供的简单留言评论的方式已不足以满足建议一个忠实粉丝圈的需求,传统的做法是再辅以论坛和即时通讯,但是所有这些功能需求都已经被聚合到个人门户这种新兴载体中,因此个人门户理所当然地将成为自媒体的最佳表达途径。

  自媒体之所以爆发出如此大的能量和对传统媒体有如此大的威慑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

  其一,多样化。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各行各业,这相对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单个行业的知晓能力来说,可以说是覆盖面更广。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于新闻事件的综合把握可以更具体、更清楚、更切合实际,位于尾部的他们的专业水准并不比位于头部的媒体从业人员差,甚至还更有优势。在华南虎事件中,位于尾部的动物学、植物学专家以及非政府组织、摄像机以及图片处理专业人士等都在揭发假华南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或从老虎的体态出发,或从老虎周围的植被出发,利用各自专业知识,做出了详细的技术论证。

  其二,平民化。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社会底层,自媒体的传播者因此被定义为草根阶层。这些业余的新闻爱好者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说体现出更强烈的无功利性,他们的参与带有更少的预设立场和偏见,他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往往更客观、公正。

  其三,普泛化。自媒体最重要的作用是:它授话语权给草根阶层,给普通民众,它张扬自我、助力个性成长,铸就个体价值,体现了。这种普泛化的特点使自我声音的表达愈来愈成为一种趋势。然而伴随着自媒体主体的普泛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这条尾巴的力量愈来愈积聚成长。

  自媒体的内容构成也很特别,没有既定的核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只要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就分享出来,有时还会分享一些出格的观点,不需要考虑太多看官的感受,所以看一些优秀的自媒体文章就像看野史一样十分独特有趣,他们给看官们留下的印象是自媒体的个性。而且他们在字数方面控制得很好,一般都会控制在1000字左右,让看官可以在10分钟内流畅阅读完。

  2006年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评选封面上没有摆放任何名人的照片,而是出现了一个大大的You和一台PC。《时代》周刊对此解释说,社会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社会的公民。2006年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联网上内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创造者。

  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每个平民都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网络报纸(博客)、网络广播或网络电视(播客)。媒体仿佛一夜之间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了个人的传播载体。人们自主地在自己的媒体上想写就写想说就说,每个草根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传递自己生活的阴晴圆缺,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

  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媒体运作无疑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维系。同时一个媒介的成立,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层层核实和检验,其测评严格,门槛极高,让人望而生畏,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在这个互联网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坐在家中就可以看到世界上各个地方的美丽风景、就可以欣赏到最新的流行视听、就可以品味到各大名家的激扬文字… …互联网似乎让一切皆有可能,平民大众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媒体也成为可能。

  在像新浪博客、优酷播客等所有提供自媒体的网站上,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根据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模板,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其进入门槛低,操作运作简单,让自媒体大受欢迎,发展迅速。

  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得益于数字科技的发展,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媒体,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的增强。作品从制作到发表,其迅速、高效,是传统的电视、报纸媒介所无法企及的。自媒体能够迅速地将信息传播到受众中,受众也可以迅速地对信息传播的效果进行反馈。自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是为零的,其交互性的强大是任何传统媒介望尘莫及的。李亚鹏于2006年8月12日在其博客上发表承认李嫣兔唇的博文《感谢》,发表仅六小时后,就有近1600条回复,浏览量达到近112000。

  个人有千姿百态,代表着个人的自媒体也有良莠不齐。人们可以自主成立媒体,当媒介的主人,发布的信息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编辑。这些信息有的是对生活琐事的流水账式的记录,有的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的集锦,有的是对时事的观察评论,有的是对专业学问的探索与思考……

  优秀的自媒体可以让受众得到生活的启发或者有助于事业的成功,让人们发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但大部分的自媒体只是一些简单的网络移植,记录一些不痛不痒的鸡毛蒜皮的内容,甚至是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李某是博客夜色朦胧的博主,因为在自己博客上转贴了数十篇小说而被北京警方刑拘,他也是国内首个因为在博客上传播内容而被刑拘的博主。这些内容虽然给他的博客带来了很大的点击率,但其影响却是负面的。

  网络自媒体的数量庞大,其拥有者也大多为草根平民,网络的隐匿性给了网民随心所欲的空间。在平民话语权得到伸张的今天,有话要说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自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或者说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部分民间写手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线,进一步导致了自媒体所传播的信息的可信度低。

  自媒体从宪法上来看是个人言论自由权的延伸,从一诞生就受到了诸多法律的限制。作为一种权利,自媒体当然有很多的界限是不能突破的。2005年10月,学陈堂发副教授一纸诉状将中国博客网告上法庭。原告在中国博客网上发现一个名为长套袜的博客网页上有一篇《烂人烂教材》的文章,指名道姓地对他进行辱骂和攻击。该案被称为中国博客第一案。

  虽然我国已经有很多法令管制网上活动,但是还只是停留在对网站的管理上,这些法令就显得不够全面。如何在法律上对自媒体进行规范与引导,迫切需要全社会来共谋良策。

  相对于西方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中国的自媒体显然处于起步阶段。网民应该学习在这个言论最自由的地方如何作负责任的表述,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忘义务,使我国自媒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自媒体向传统媒体发出挑战。以播客为新兴形式的自媒体使得原来处于新闻制造边缘的受众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中坚力量,传统媒体受到自媒体的挑战。其中,搞笑娱乐、游戏竞技类发展尤为迅速。

  传统的新闻媒体将传播者与受众分得很清,它们是自上而下、点对面的传播方式。而播客式的自媒体打破了这种不公平的格局,新媒体不再有传者和受者的界限,每个人都是传者,每个人都能做新闻,人人即媒体。因此,在播客网站上,我们不再提及受众一词,而更习惯说用户。优酷土豆在2013年对于播客式的自媒体人开展了一系列分成计划,仅13年年底就有1000万分成到达各自媒体人账户,其中,《暴走漫画》、《陈翔六点半》等自媒体博客受益匪浅。

  在Web2.0时代,网络传播成为零门槛的传播方式,任何网络用户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在技术层面,播客具有非线性传播、零门槛、低成本等优势,正是这种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用户发布的信息内容不完全受网站的控制,传统媒体对信息的筛选、以及议程设置的特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媒体的专业新闻工作者利用集团优势以及技术支持,方便他们在世界各地收集信息进行报道。然而,播客式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地域的局限,用户也能成为新闻的采集者和传播者。以2009年2月9日发生的央视配楼失火事件为例,央视大火发生半小时后,草根媒体先于主流媒体透露消息。一位叫加盐的手磨咖啡的网友,在事发时恰好路过现场,随即用带照相功能的手机拍下火场照片,这些照片于2月9日21时04分上传到网上。之后12小时内,这批照片的访问量超过37万次,跟帖1700多个。而另一位叫msun msun msun的网友于2月9日22时左右将一段现场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约6分钟后,新华社才在主流媒体中第一个发出了有关火灾的快讯。这类突发性事件的视频材料是主流媒体无法企及的,而传统意义上的受众成为了新闻源。

  微内容是相对于巨内容而言的。巨内容就是传统媒体的主体内容,是体现新闻的重要性、接近性、时效性、显著性和趣味性等新闻价值的内容。对于微内容,该词汇的创造者Jakob Nielse描绘到,这是用来描述一个网页上所显示的超小文字段(Microcontent),比如页头与标题。然而面对复杂的互联网,微内容的范畴注定不会是简单的导引文字。实际上,互联网用户在网上的所有独立数据,比如博客中的每一则网志,BBS中的每一个评论,甚至用户的每一次点击,都构成互联网的微内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