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络科技  技术

何必为国际标准“削足适履”?中国电研为国货出海正名

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努力,中国产品已畅销海外。然而,弱势的标准制定话语权,让中国厂商设计、生产产品时不得不追随他国主导的标准,难免得忍受“削足适履”之苦。

以中国电研(688128.SH)为代表的中国质量服务机构,既提供着为中国产品出海铺路搭桥的服务,也担负着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的重任。尽管经过多元化业务布局和拓展海外业务,中国电研业绩增长得以持续,但要想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声音修正国际标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电器产品来说,标准是产品的合格指标,用户安全和使用体验能得到保证,整个行业也在向规范化发展。

放眼海外市场,标准则是跨越体系、政策和文化鸿沟的“通行证”,有了参数性能上的共识,产品才能通过认证,拥有销往海外的基础。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有关协议和国际通行规则,涉及人类健康安全、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应当实行统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因此,统一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成为中国加入WTO、参与国际贸易的先决条件之一。2001年12月3日,中国政府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也就是我们熟知的“3C”认证,统一之前的国家安全认证(CCEE)、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制度(CCIB)和中国电磁兼容认证(EMC),和国际接轨。

不过,标准不仅是“通行证”,而且代表着“话语权”:它决定了商品参与国际贸易的安全、质量规则,如果中国不能参与到标准制定的环节,中国厂商和产品将始终扮演追赶者角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