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络科技  前端

车厘子热卖,谁真正赚了钱?

文/ 谭 亚

12月13日,在广州货运港口,一艘海运船只缓缓驶来。当它越靠越近,岸边的欢呼声也越来越热烈。“到了到了,终于到了。”人群里,几乎每个人都举着手机“记录”这艘大船的到来,他们兴奋得像候在机场外追星的粉丝。

这是一艘在海上航行了20多天的货船,红得发黑、犹如牛眼睛一样大小的车厘子,正是这艘船的座上宾。13日这天,是今年国内第二艘进口智利车厘子海运船靠岸的时间。在它之前,已经有一艘海运车厘子船只从智利运抵香港;在它之后,还将有海运货船陆续抵达。

围观的人大部分是在国内做进口车厘子分销生意的,他们中有品牌店的大采购,有个体经营者,也不乏专程赶来打探消息的业内人士。

每年11月份,进口车厘子开始在中国大量上市,智利、澳洲是中国主要的进口车厘子产地,尤其是前者,由于八成以上的产量都出口到了中国,智利在中国打通了一条标准化的供应链。

虽然看似不愁卖,进口车厘子却在采购、运输以及价格分级等环节,爆发出连锁“矛盾”。而这些问题最终都指向车厘子的终端零售价格。

《商界》记者从今年11月初开始调查了解到,电商平台、传统连锁卖场和水果品牌商相互抱团,是今年比较突出的现象。它们整合各自在采购、物流等方面的优势,直入智利、澳洲等车厘子原产地采购。包机直采的车厘子与原产地官方出口的空运货几乎同时间抵达国内,甚至更早,它们因此得以抢占部分有利的时间和渠道窗口。

沿用到店、到家的新零售模式,电商平台介入进口车厘子的传统供应链渠道,成为今年市场一大看点。面对这股生猛市场力量的围剿,今年车厘子在销售端的商品品类竞争变得愈加激烈。

“上旬等飞机的货,下旬等船,每天都在等。”连续做了多年车厘子生意的付女士近日告诉《商界》,等到最新一批海运车厘子到货时才发现,“好的货在广州就被(批发和分销商)瓜分了,到了我们这里,很多都是被挑剩的。”

12月22日冬至这天,开网店主营各类“尖货”的八万哥在车厘子批发市场上转了一大圈,最后都没挑到一颗。当天下午,他和做生意的朋友商量,干脆亲自去趟广州,到第一现场去“抢”。

当采购和分销环节的优势被各种技术手段瓦解后,传统进口车厘子这门生意变得愈发扑朔迷离。掌握渠道话语权的商家们突然发现,失去“车厘子自由”的那个人并非消费者,而恰恰是他们自己。

经销商连夜南下抢货

12月17日晚上8点过,在朋友圈卖货的八万哥更新了一个小视频:一个人手握方向盘,正驾车赶路。配文写到,他的朋友正开着货车从重庆赶赴广州江南市场,去一线批发市场亲自挑选尖货。

事实上,早在2天前的15日下午2点,首批抵渝的智利海运车厘子已经开柜、供应各级分销商了。但八万哥一颗也没看上,他嫌它们小了。

车厘子属于樱桃的一种,由于个头较大,在欧美国家也被称作“大樱桃”。产于智利、美国、加拿大等美洲国家的车厘子通常个大皮厚,是出口中国市场的主力军。

近年来,在中国消费市场上,车厘子在零售终端流行比谁的“个头”大,市场上普遍用“J”(26-28mm)作为大小单位,从1J到4J,数字越大代表车厘子品质越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