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科技  前端

产业链更新从前端用户到后端产业|2021中国品牌日

  在2021中国品牌日的第二天,我们在新闻晨报·周到直播间邀请到了上海新徐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华、被称为“工业超市”的数字化工业用品服务平台震坤行副总裁王亚龙,以及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教授,继续与大家分享产业故事,聚焦产业链的更新。

  说到“产业链”,这个概念很好理解,但是不同行业的产业链内部其实相当复杂,对于“前端”与“后端”的定义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有人说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是前端,从事幕后生产和运营的是后端,就像今天我们说的前端用户和后端产业;也有人说,研发和生产是前端,具体的应用是后端,这就是一个先后顺序的概念。

  这在劳帼龄教授看来其实是一个环,“我们说研发在前,消费在后,但是这个链条最终还是要转回来的,生产的机器最终还是需要来自市场消费的‘润滑’,你说谁先谁后呢?”

  当前后端成为一个不分前后的环状,两者之间的打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上海新徐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华举了一个例子,作为旗下如今焕然一新的老字号品牌,乔家栅拥有自己的工厂、仓库、销售、整个品牌从前端到后端整条线已经被打通,而且全部属于品牌自有。虽然只是迈出去的一小步,但优势已经显现,对于整个集团而言,乔家栅模式无疑成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震坤行副总裁王亚龙指出,如今已经很难出现一家企业独立壮大的情况了,也因此,打通的价值更加显而易见。

  首先,整个流程会变得透明化,效率大大提升。在王亚龙接触过的很多大型企业沿用的传统方式多是比价入库式管理,全靠单点的计算机存储,一旦将其搬到线上,将会是整个链条的革新,企业管理会更加高效透明。同时,对于供应方来说,他会知道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用户反馈,一目了然,不需要再去找第三方做调研。

  由此可见,前后端的打通,无论是对于企业内部,还是对于上下游的联动都能做到更省时高效,而效率提高也就意味着成本下降。

  新徐汇旗下有多家百年老字号,像我们熟知的上海市第二食品商店,是历经百年的传统零售连锁商店,当大家耳熟能详的耀生牌火腿、二食肆糕点琳琅满目地摆在展柜中,可能很少有人会问,它们究竟是从哪儿来?背后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产业链条?

  其实新徐汇集团旗下的业务不只是传统老字号的零售,还有很多不同行业的经营领域,包括民生服务板块和资产运营板块都有涉及。

  “说到食品产业它并不复杂,我们第二食品商店在淮海中路,近陕西北路有一家旗舰店,我们已经在进行从后端到前端的尝试。”虽然目前来说仅仅是刚迈出了数字化新零售的第一步,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未来这条路还很长。对于新徐汇集团而言,还有着更宏大的战略部署,那就是——给大家提供一站式的生活场景体检,从幼儿到养老,一整个生命周期的服务,周边既有菜市场、食品商店,又有古玩城黄金珠宝,所有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和品牌都有提供,总体的方向是打造数字化引领的产业集群。

  对于业务初衷就是帮助企业重塑工业品采购产业链流程的震坤行,这方面的案例自然也不少。“只要我们每个人走到工业园区,无论大型的国企和外企背后都有震坤行的影子。”王亚龙说,“因为只要是企业,都会用到间接性的辅料这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又多又杂,很难做计划,一般都是依照采购人员的经验,成本高效率低。我们在其中做的就是通过大数据对场景进行数据匹配。少部分匹配不到的,会给出推荐,如果你要的我们没有,我们通过2至3个月的开发,把物料进行数字标准化,这样一来你不管在哪里买,只要把代码输入就可以了。”

  在谈及数字化的产品描述和清单匹配上,王亚龙信心十足。震坤行自身也有一套清晰的产业链,作为中国数字化转型先锋,震坤行工业超市拥有28条优势产线万SKU,王亚龙指出这个数字还在每日增长中。

  “我们现在供应链的两端对接的都是数以万计的上下游体量,对于在线产品的开发维护、大量的数据标准化、对品类标准化的描述,对我们而言是很大的挑战。”企业采购与个人买东西不同,集体决策有一套流程,当采购流程与供应链流程两套体系打通之后,足可以通过技术化驱动让上游卖得更高效,下游买得更透明。过程中就节省了很多沟通成本,真正达到“降本增效”。

  通过现场嘉宾的分享,让我们对新徐汇和震坤行的产业链有了一个更形象的认识,正如劳帼龄教授总结的那样,“新徐汇是一站式的生活服务商,而震坤行是一站式供应链服务商。”

  在完成产业链架构的基础上,不光是要让产业链流畅流通,而是要实现更加有效率、更加经济实惠的运转,这也就意味着前后端需要更加科学的匹配。

  在郑华的观察视角中,互联网浪潮的大语境下,在没有对自身充分认知与分析的情况下,传统行业纷纷涌向线上是比较盲目的。比如,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生鲜超市的普及已经可以让传统菜市场退出历史舞台了,但事实恰恰并非如此。

  “菜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现在乌中菜场设置了集中收银,我们通过订单的数据分析来掌握精准的客户画像,然后再反馈到商铺。其次,有些菜场我们和线上平台合作,消费者在线上商店可以看到全部菜品的规格与价格,有更多选择,下单后直接从菜场发货,以最快的速度送货上门。”

  有了这样的尝试,更让郑华觉得,我们所说的改变不一定就是颠覆性的变化,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科技手段做出迭代和更新,让消费来得更精准。未来,菜场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生活服务中心,将高频消费和低频消费结合起来。

  未来会是什么样,关键点在于人的思维。过往的经验告诉王亚龙数字化转型的事情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企业的决策者能够充分理解什么叫数字化,什么叫前后端打通。

  “这是一个模式的变革,决策者的思维是不是真的拥抱透明化很重要,其次,如今懂互联网的不懂产业,懂产业的没有互联网基础,所以我们对于工业产业化的人才需求很大。”

  在王亚龙看来,产品数字化、数字标准化、把企业的软件,面向社会工具化,这样的社会价值才能达到最高。

  所以,不是光套上“数字化”这三个字就能让企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步登天,这是绝无可能的事情。劳帼龄教授分析道:“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想着颠覆,最好的方式就是你得尊重传统,在这个基础上合理调整尝试,因为百姓的需求不可能被标准化的东西一网打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