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资讯  动态

学生眼里的互联网教育我们不懂术语我们讲体验

  很多时候我们讲“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都是行业人士间的对话。而一旦和家长、学生对话起来,这些词很多时候就用不上了。家长和学生不关心这些专业术语,你说玄乎了他们还听不懂。那么,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话题呢?

  无论是什么新概念,都要对该领域业务有实际作用才行,而终端客户的感受,才是其效用的真实反馈。“互联网+”,除了着重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也关注以新模式刺激消费者需求。对于这两个层面的改造,在线教育均有涉及,是“互联网+教育”中的重要领域。

  互联网改变了教育模式,即打破时空及实体资源的限制,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更为便捷和触手可得的学习体验激发了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消费。这个层面上的价值体现,大多数在线教育企业都已初步实现。琳琅满目的学习资源,针对性强的各类课程小站教育最初就是依靠这种教学模式的变革而得到了市场及消费者的认可。

  在访问小站学员的过程中,发现终端客户本身并不十分关心互联网领域的各种理念、教条和新名词,他们更多谈到的是自身的感受。比如互联网+强调要求在线教育企业更加关注“人”的层面。互联网技术的意义不是让教育更加远离人,而是更贴近个体,关注每个学员的深层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作为学员个体而言,最明显体会到的,是在线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优越。传统教育很多时候依靠个体片面的经验和想当然的判断,有了互联网及大数据的帮忙,则有助于给每个学员建立个性化成长的关联模型。有趣的是,技术的创新在这里用于概念的复古,孔子的“因材施教”似乎是千年来教育追求的更高境界,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是否真的能离实现更进一步?

  在线教育从兴起之初就带有一个宏大的愿景:让每个人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原先没有机会接触到优秀师资的学生,如今可以通过互联网突破对教师选择的地域性障碍。从长远来看,“互联网+”之于教育的作用关乎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

  而且这种便捷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行性。例如,有些家庭对孩子的规划有所踌躇,他们既想要尝试“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又不愿放弃眼前的高考。这时候,互联网提供了多一种学习的便利,他们可以白天继续学校的课业,又可以利用晚上或周末来进修留学考试课程。而且这些课外学习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处在偏远城镇的孩子可以在放学后接受北上广一线教师的亲切指导。

  很多人已将教育视为一种自我实现的方法,或者人生之路上的一条备选。知识社会的愿景也要求我们用信息的力量来提升教育的影响力,在线教育有其发展壮大的必然性。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是主体,他们根据自己的一线经验来决定传授给学生什么。但互联网教育兴起后,很多教育界人士开始转变“灌输理念”,切换成老师引导学生的“帮助辅导”。

  方便的操作模式、公开的口碑传播,互联网+概念的渗入让教育更贴合大众。“互联网+”给教育领域输入了一剂新鲜血液,也为在线教育的开花结果提供了更加合适的思想和政策土壤。

  通过互联网,学生能更随意地与老师交流沟通。小站教育的很多学员都表示,原先看到老师就不敢开口讲话,但在隔着电脑屏幕后,交流开始变得顺畅。很多“哑巴英语”的学员,在屏幕对面老师的耐心引导下,逐渐变得敢说敢言。现在的互联网课程老师不再以训斥和教导为主要教学方式,而是像朋友一般地平等沟通。这样会让很多性格腼腆的学生更容易开口说英语,敢于表露自己的缺点。

  如今的在线教育创业者不仅需要关注商业模式的转变,也要更深刻的思考互联网、教育、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将更多考虑大众感受和大众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