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资讯  热点

传统媒体新闻语言的新样态

  智能技术时代,传播语境的变迁以及受众角色的转变使得传统媒体的新闻语言变革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传统媒体新闻语言的发展路径:对网络语言进行批判地吸收,避免一味地追随网络流行趋势,明确传统媒体自身定位,做到趣味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结合。

  新闻语言的目的是传播信息,新闻传播的受众是广大群众。为了便于信息的有效传达,新闻语言必须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语境。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高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29 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高达99.7%。同时,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 7.71 亿,占网民整体的 74.7%。

  这些数据说明,现在人们倾向于使用网络媒体获取信息。信息传播的语境从传统媒体报道转移到了网络媒体之中。这也为传统新闻媒体的语言革新敲响了警钟。

  新闻写作的用语是基于传受双方交际的语境,网络语境正是如今广大民众的日常交际环境。因此,新闻写作者在报道中增加网络用语,更符合年轻受众群体的心理预设,更易于与之产生情感共鸣,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

  这也印证了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互动双方通过共同的关注焦点,形成有节奏的情感连带,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互动结果,如情感能量、符号认同等。

  然而,在新媒体语境下,一些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仍旧采用程式化的制式语言,这让许多年轻读者对此敬而远之。严肃固化的新闻报道模式给人们以说教的距离感,特别是对于年轻受众,他们早已习惯于轻松的网络用语,难以接受缺乏平等的对话姿态。因此,传播语境的变迁要求新闻语言顺应社会需求做出相应的时代化改造。

  “万物皆媒”意味着任何物体都可能成为信息传播的终端,信息的生产媒介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内容采集与分发主要依靠人力实现。随着5G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机与传感器技术能超越时空的限制采集信息,智能机器人自主编稿,大数据与算法系统智能推荐信息给用户。这些技术重塑了新闻信息的生产与分发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传播主体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出现了除专业媒体从业者之外的群众组织及个体组织自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的一家之言。受众也逐渐养成了不同于传统报刊新闻的阅读习惯。为了争夺媒体市场的话语权,传统的新闻语言需要进行革新以满足用户的新兴体验需求。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主动的用户形象取代了被动的受众角色。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从以往受众单向接收信息转变成了用户主动选择信息。自媒体的兴起使得传统主流媒体作为新闻唯一来源的绝对地位不复存在,受众不再只依赖于传统媒体获取资讯。

  至此,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关系成为新闻交际的主导形式。顺应受众的阅读兴趣进行调整成为传统媒体竞争市场主动权的必要策略。如今,海量的信息推荐及多样的传播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特定的文化群体,如二次元文化等。

  不同的用户群体拥有各自通用的语言符号,为了更好地吸引分化的阅读受众,精细化的市场服务与内容呈现必不可少。这要求新闻报道在其语言中增添用户群体常用的语言符号,以获得该群体用户的认同与支持。

  新媒体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众化,为了贴近网民的日常生活用语,网络新闻语言多采用接地气的口语化与方言化表达。

  例如,光明网2022年4月21日发布的新闻标题《老铁来了!吉林1000吨大米驰援上海》。其中,“老铁”一词是近年来在网络上流行的东北方言,是对亲近、信任的哥们朋友的称呼。方言词汇的运用不仅增添了新闻语言的趣味性,还蕴含了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某些方言词汇的地域局限性和适用的语境尺度。

  除此之外,网络新闻语言的大众化还体现在其平等亲民的交流姿态。这主要表现为新闻语言的叙述人称的变化。传统纸媒的新闻报道多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以保证报道的客观性。

  而第一人称及第二人称在网络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却并不少见,如:“凌晨两点,我来到了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澎湃新闻公众号 2022年4月5日),该报道全文以当事人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了在方舱的所见所闻。这样的叙述形式更易与读者产生情感的关联,也更生动地再现了写作者要传递的态度。

  此外,一些表达亲密的网络用语也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例如,新媒体编辑在文中常自称“小编”,以此进行共情营销,提升用户黏性。然而,网络新闻语言中也不乏一些为了吸引眼球流量的粗俗化用语。网络新闻语言中的口语词汇、网络词汇给读者带来了诙谐、亲近之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携带了一些口语中低俗粗鄙的表达,并经由网络大规模传播,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环境下,人们为了追求及时沟通而发展出了简易的网络用语,包括缩略语、谐音、字母符号组合等形式。

  现在比较常见的这类网络用语如“yyds”,这是“永远的神”的首字母缩写,常用于饭圈粉丝对自己偶像的称赞。这样简易化的语言正好符合网络新闻追求时效性的特质,使得新闻标题更加简洁明了,吸引用户阅读,增加文章点击量。

  新媒体语言除了词汇的简易化,还包括句式的简洁性。从如今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排版趋势就能看出,人们更倾向于阅读长度不超过一行的短句,而不是语法结构复杂的长难句,且一篇推文中图片及表情包的占比已经超过文字的比重。句式结构的简化在网络新闻标题中也是常态,省略主语或宾语以突出文章重点。

  与此同时,这样简易化的网络用语传播得突然且迅速,这就意味着其更新换代的速率也会很高。网络语言的易变性是其主要的局限性。这些网络用语的使用群体主要是以“90后”“00后”为主的年轻人,对新奇多变事物的追随是他们的网络行为特征之一。这些网络用语明显的年龄局限也注定了其难以长久,它们往往昙花一现,缺乏持久的生命力。

  智能技术时代,媒体多样化的发展样态也催生了多元化的媒体语言。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语言更具包容性与开放性,其来源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广泛吸纳国内外的语言符号。网络新兴语言经由智能算法技术的推荐,迅速让更多的人认识并接受,这也加速了网络新词的传播与普及。

  但是,一旦一个网络词汇成为网民使用频率较高的强势词汇,就会占用有限的算法推荐资源,这势必会压制其他新兴词汇的发展。因此,现如今的网民发言呈现出显著的同质化倾向,人们出于趋同性等心理更会选择使用千篇一律的网络热词,这同样不利于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新媒体新闻实现了即时的信息分发传播。如今,在事件发生的几分钟之内,微博等网络平台就已发布了相关新闻。移动新闻客户端平台的新闻发布时间都是精确到以分为单位。

  基于新媒体新闻分发时效性的大大提升,新闻语言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新增了一些强效性的词汇,如“刚刚”“最新”“今天”等。这样的即时性词汇在网络新闻标题中已是司空见惯,例如《今天起,这些新规影响你我生活!》(新华社公众号 2022年4月1日);《刚刚,6.2级地震!多地有震感!》(阜阳交通广播 2022年5月9日)

  新媒体新闻除了具有时间上的即时性之外,在空间上也呈现现场性的特征。相较于传统纸媒以书面语言为主的信息传达,新媒体新闻增添了辅助互动的形式来弥补非语言线索的缺失,例如表情符号、动态图片与视频的补充展示等。这种充满现场感的语言辅助形式能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情感与内容的传达。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一席之地,就需要重视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找寻受众的兴趣点,提高新闻传播效率,避免居高临下、套话连篇的通报式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增加网络化元素、采用更加平等亲近的对话姿态,能够有效缩短与读者的心理距离。

  网络流行词的产生背后往往蕴含了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思考,在报道中对其恰当使用可以快速引发受众的思考,并构建话语认同。针对新媒体语言凭借平台技术优势而具有的现场性特质,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可以借助充满“网感”的互动性话语、拥有表现张力的现场图片以及特写中富有画面感的文字描述等方式还原新闻现场。

  然而,新闻语言在追求趣味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新闻媒体的立身之本——专业性。新闻语言的变革应该在遵循专业价值的前提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借鉴新媒体语言的元素,构建符合传统媒体自身特色的语言发展路径。

  以新闻标题中的“噱头”为例,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新闻语言中趣味性与专业性的具体呈现。“噱头”是新闻语言的固有属性之一,是新闻媒体为吸引受众的关注而采取的语言策略。例如,《南方周末》采用的“噱头”式标题:“天价殡葬业背后:太平间生意”“印尼迁都背后:‘被威胁’的城市”等。这些“噱头”式标题的共同之处就是引发读者的期待,让人想对此一探究竟。

  延宕性也是“噱头”式标题中常见的语言策略,具体表现为在新闻标题中使用人称代词而不直接挑明所指对象,如“上下五千年,就他说话最戳心”“谁在分享数字人民币‘蛋糕’?”。这些新闻标题在制造悬念、勾起读者兴趣的同时又不落俗套。

  这是因为专业新闻报道中的“噱头”除了引人注目之外还必须以真实准确性作为其衡量标准。盲目追求看点而摒弃真实客观性的“噱头”只会让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例如网络新闻标题中常引人诟病的“标题党”。诸如“震惊体”此类的“标题党”严重损害了新闻的专业性,危害了新闻语态的创新发展。

  新闻媒体应以坚守专业性作为底线思维,语言“花招”只是新闻“噱头”的皮毛,富含人文关怀的语言才是“噱头”的本质。例如,《〈一次远行〉:疫情中的中国留学生》《许倬云:鲐背老者的超越与忧愁》,这些标题能够让人读出其隐含的人文情怀,通过对社会特定群体的关注报道,让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处境,打破对其的刻板印象与偏见,更加理性地思考现实、更具人情味地看待生活。

  在新媒体平台多样化、受众注意力分散的情形下,新闻媒体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并据此进行个性化定制。媒体的市场定位是以其受众群体的特质为导向的。

  传统媒体有其自身的受众人群,以新闻报纸为例,现今的报刊主要面向的受众是中老年群体,《快乐老人报》《老友导报》等针对中老年人的报刊成了城市报刊亭的畅销期刊。如果新闻报刊一味地追赶网络热度、大量地增添网络新词反而会丧失其固有的读者群体,因为中老年人因其年龄等因素与年轻网民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难以理解过于简化、新奇的网络用语。因此,明确受众才能对症下药,这是新闻媒体进行个性化定制的前提条件。

  成功的新闻期刊都会在语言上找寻独特的风格定位,如《南都周刊》以其新锐且深入的报道获得其读者的认可。传统媒体可以通过构建风格化鲜明的品牌形象形成固定用户群、增加用户黏性。客观、深刻、严谨是传统媒体特有的属性,在充分发挥这些特质的前提下,适当结合网络化元素,能够形成不同于网络新闻平台的竞争优势。

  “网络时代修改病句过时了吗?”《庚子月谈》中时统宇的这一疑问,发人深省。这说明如今网络新闻语言失范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这主要表现为汉字的同音混淆、用词不当造成的歧义、句式的语法问题等方面。而有些传统媒体一味地采用“拿来主义”的行事风格,对网络流行语照单全收,缺乏统一的规范与尺度把握,这将对新闻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新闻传播的社会性表明新闻语言处于“从民众中来,又到民众中去”的循环系统之中。

  新闻媒体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使用社会上流行的网络用语,其中不加规范的、粗俗的网络语言又会加深公民的不良语言习惯,对公民语言造成反方向的引导作用,由此形成了互相助长之势的恶性循环。公民的语言是国家语言的微观体现,纠正新闻语言的失范尤为必要。因此,传统媒体对网络语言应该采取批判吸收的形式,使用前需要经过严谨地筛选。新闻报道中不得出现不符合现代汉语标准的语言,避免有歧义的语言造成新闻报道的失线月修订的《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明确规定了禁止使用“绿茶婊”“你妹”等网络不文明词汇。

  此外,针对网络流行语缺乏稳定性的特点,传统媒体在使用时应具有先见性,避免使用经不起时间考验或普及度不高的网络新词。新闻媒体应该对网络语言去粗取精、批判吸收,形成对社会公众良好的规范作用。

  数字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转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环境与方式。网络语言已经渗透到年轻一代数字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交流之中,这对传统媒体新闻语言提出了新的时代性要求。网络语言的发展优劣并存,传统媒体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坚守新闻专业性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吸收符合规范的网络用语,保持传统媒体语言的发展活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